第二章(1 / 1)

加入书签

五岁了,没人看着了,怎么办,跟着母亲去学校吧,那时候叫旁听生,什么幼儿园啦学前班啦根本不存在。农村其他孩子八岁上一年级算早的了,有的九岁十岁才勉强送去,就这样我五六七岁全是一年级旁听生,八岁了,不能老是一年级了,课本倒背如流了,再念一年级委屈人才了,上二年级吧,全班个子最小的就是我了,从那开始,一直到高中,每个年级组最小的一直是我,也算一个打不破的记录。还有一个和家庭环境有关,小学成绩一直都是班级第一。那时候农村不怎么注重教育,学一段时间不想念书的比比皆是,母亲还得去家里劝,你家孩子还不错,有点前途,让他继续念下去吧等等,在现在简直不可思议,爱去不去谁管你。母亲教了一辈子书(十八开始从民办教师,到公办,五十六退休),任劳任怨,还不能按时开工资,那时候没有银行卡,也不是国家给开工资,县里财政局,发钱到乡里财政所,然后转到乡政府,乡政府再发给学校。中间有个环节,乡政府年年欠财政所钱,至于怎么欠的读者自己去想,所以钱到财政所,人家肯定扣下了,赵本山范伟演过一个小品叫牛大叔提干。看过的人都知道政府没钱,确实困难。咋办,欠着,政府欠学校,学校欠老师,记得前三四年前吧,回老家时候,母亲说,还补发了八几年的一两千块钱工资呢,那时候的一两千顶现在多少钱,没处说理去。(但不是每个乡镇都那样,父亲工作的乡镇就一分都不欠,那就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了)。那时候农村穷啊,只有我们家一到月末能看见现金,然后偶尔就有乡亲们去借钱的,三块五块最多十块吧,一般都是冬天卖完粮食再还,如果还不上,还得拿点小米荞面等等去说好话。现在欠钱的是爹,时代变了,黄世仁给杨白劳磕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