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再醮记 第131节(3 / 5)

加入书签

吵嚷嚷,彼此应对却都惊人地迅速敏捷,互相攻讦也经常正中关键,导致双方呈现出胶着之势。原来,却是因其中有根两面倒的墙头草的缘故。

“我的部曲近日发觉,崔泌正在派人追查什么人的行踪。而且,时不时地给魏王的人下套,又偶尔给他们一些甜头。我这才想到,或许仍有刺客窜逃在外。此人对当初派出刺客之人十分重要,一时不敢动手了结,被崔泌发现之后,这才教魏王底下的人钻了空子。”说到此,崔渊忽然抬起眼,低声道:“大王,这刺客事关紧要。若是能抓住他,许多事或许都能真相大白。”

李治思索半晌,双拳时而攥紧,时而又放松。他毕竟还只是个不过十五岁的少年郎,发觉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出现之后,难免有些失态。良久,他才开口说话,声音多了几分暗哑:“子竟,我派些侍卫给你,去抓住那刺客。抓不住也无妨,杀了就是。”说到“杀”字的时候,他乌黑的眼睛里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能挑起我那两位兄长的争斗,让他们彼此怀疑,再也忍耐不住,便足够了。”

崔渊沉声道:“能得大王信任,我自是万死不辞。不过,近来我的风头有些过盛,恐怕并不适合主持此事。大王仔细想想,侍卫当中可有能担当重任之人,尽管交给此人去办就是了。”无论是他、崔澹或是王方翼,都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出面。他们未来将要成为文武重臣,这等隐私之事自然不该过分掺和。

“倒也是。你这甲第状头这些天哪里抽得出空闲来。此事宜早不宜迟,我自会安排。你若有新消息,尽管让部曲去保宁坊(晋王府)通报。”

“明白,定不会误了好时机。”

正事说完,两人便不再提其他,只说起了最近的书画,又兴致勃勃地在春意盎然的园子中转了一圈,提笔作画写字。待到那群喝醉的终于浑浑噩噩地醒来,也过来凑热闹,你添一笔我添一笔,你抹东边我抹西边,将好好的一幅画不知涂成了什么模样。崔渊索性眼不见为净,由得他们胡乱闹腾去了。

许是觉得众人终于将崔渊欺负回去很有趣,李治笑得很是开怀,直到入夜之后才离开。崔渊又将朋友们送走,而后缓步回到书房。负责一明一暗盯梢崔泌的魏老五、张大上前行礼,等他的吩咐。

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跟踪监视,崔渊手中已经握有了崔泌不少把柄。他忽地笑了笑:“想来,他与房陵长公主依旧如胶似膝罢?此事若教窦驸马知道了,会如何?若教他的妻妾知道了,又会如何?”若说真定长公主是夫妇和谐的楷模,那房陵长公主便是毫无忠贞之念的榜样了。且不说她穷奢极欲、私养面首,与有妇之夫私通之事便不知做出了多少件,入幕之宾连数也数不过来。她的驸马窦奉节是高祖窦皇后之堂侄,出身高贵、性情暴烈。所幸尚不知头上帽子已经绿了很多回,但若让他知道了,定不会善罢甘休。

啧,说不得再过一段时间,崔泌会比他这甲第状头还出名罢。

☆、第一百九十章 上巳出猎

省试张榜之后,长安城中越发热闹。榜下捉婿者有之,围观新状头者有之,各种饮宴与文会层出不穷,都是为了一睹新进士、新明经们的风采。崔渊一向不耐烦这种应酬,但行走官场之中却也需要结交些人物。而且,同年出仕者多少有些香火情,也慢待不得。何必因自己的漫不经心,平白招惹几个心眼比针尖还小的对手呢?别说再来一个如崔泌这般的狠辣人物,便是时不时放放冷箭、使使绊子,也颇为耗费应对的精力与时光。

癸卯年的新进士拢共也就十几人,加上新明经也不过三十来人,邀来约去很快就熟识起来。其中有崔渊的脑残粉,也有他的黑,更有对他毫无好感也无恶感者。崔渊略微改了改往日魏晋名士的狂性,有礼有节地与他们往来,也令这些人颇为意外。脑残粉越发坚定了跟随偶像的信念,黑也不得不收敛了不少。如此下来,他倒也结交了几个人物,将他们引见给了李治。李治开口邀他们一同参加摹本之事,自然便收拢了人心。这一切都落在魏王一派与太子一派眼里,却没有任何人多想。

没几日,便到了三月初三上巳节。李治将平日来往紧密的诸人都邀了出来,一同去渭水边狩猎游玩。暮春时节本应是踏春的好时候,上巳节素来又有水畔宴饮的传统。任谁被关在长安城中整个冬季,也都会想着出城逛上一逛。于是,不但响应者众多,而且纷纷携上内眷儿女,当真是热闹极了。

晋王府的数百侍卫护着车队,浩浩荡荡地出了长安城,一路向东北行去。郎君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松一松筋骨了,立刻便呼朋唤友催马赛跑。十余匹颜色各异的骏马飞奔而出,蹄声远去,只留下一片残影和畅快的欢笑声。

身着樱草色窄袖圆领袍的王玫也勾起了嘴角,握紧手中的缰绳。她的骑术实在一般,因而只是坐在一匹性情温顺的小母马上,缓步跟在自家的牛车边。崔简则挥起小马鞭,兴致勃勃地驱马绕圈跑起来。他从队伍后头冲到前头,又拨马回到她身边,一双乌亮的眼睛灿若星辰:“母亲想跑马么?”

“我走一走便好。”王玫回道。与他相同年纪的孩童都骑着小马,少有他这般驾着高头大马仍旧泰然自若的,也令她觉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