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再醮记 第119节(3 / 5)
长孙皇后望着她们,神情越来越柔和,忽然一叹:“我也有许久不曾见孙儿们了。”
晋阳公主轻声接道:“阿娘,今日两位阿嫂将侄儿们带来了。”李承乾、李泰的子嗣都不丰。如今李承乾只得一个嫡子李象,虚岁约莫五岁;李泰更只有一个庶子李欣,却较为年长,虚岁十一。与给圣人生下七个站住的嫡子嫡女的长孙皇后相比,太子妃、魏王妃在子嗣之事上几乎抬不起头来。更别提圣人还有一大群活蹦乱跳的庶子庶女了。
“让阿象、阿欣都过来罢。”长孙皇后沉默了一会儿,终究松了口。
真定长公主搂着孙子孙女,似不经意地道:“阿嫂又何必生闷气,和自己过不去呢?想念孙儿们,便将他们接来亲自教养看顾便是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呀,早就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了,也犯不着因他们而气坏了身子。”
衡山公主立刻道:“真定姑母说得很是。听说寻常人家也有不少将孙子交给祖母教养的呢。竹林宫殿里如今就少了些人气,侄儿们若过来住下了,便是闹腾一些,阿娘心里定然也欢喜许多。”
长孙皇后瞥了她们一眼,半嗔道:“我便是想念孙儿,也没有将他们一直留在身边的道理。太子妃、魏王妃难道就不想念儿子么?”说到此处,她又一叹:“我与太子妃、魏王妃生气,却又是何必呢?她们二人是我挑出来的,素来最是温婉和顺不过,却都欠缺了几分刚毅决断。这般脾性,哪里拗得过大郎和青雀?”
“不如将两位阿嫂都唤进来,拜见阿娘?”晋阳公主试着问。
长孙皇后略作犹豫,微微颔首。
不见亦是不偏不倚,一同见也是不偏不倚。不论是见与不见,其实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倘若她不能寻找出适合的解决之策,兄弟阋墙的危局便仍然不能解开。但,那是她亲手教养出来的孩儿。她不信,也不敢信、不能信,他们之间已经磨得再无兄弟之情。
真定长公主望向王玫,温声道:“九娘,你且将孩儿们带出去,在禁苑中赏一赏风景。”王玫知道,她遣开自己便意味着接下来的事不宜让她得知。于是,她便躬身行礼,带着几个恋恋不舍的小家伙出了寝殿。衡山公主也跟着退出来,牵着她道:“表嫂,我带你去狩猎罢。近来阿爷没什么心情去秋狩,我便只能让侍卫们将豢养的猎物赶到禁苑里,也好练一练箭法。可惜兕子姊姊不会骑射,九阿兄又忙得很……”
王玫眨了眨眼,刚想说她其实也不会狩猎,但瞧着衡山公主满脸期盼的神情,便有些说不出口了。说起来,衡山公主也不过是个尚不足十岁的小娘子,许多时候都仍带着几分纯真。无论是谁,瞧着这么一位漂亮的小少女不自觉地流露出“寂寞”、“孤单”,也不忍心拒绝她罢。
“我几乎也不会骑射。”于是,她这样回答道,“不过,贵主若不嫌弃,我也很想见识一番呢。也不知我能不能拉得动弓弦。”
“儿也想学。”崔芝娘笑道,“叔母若不能教我,说不得还须得劳烦贵主了。”
“我会用弹弓打猎。”崔简目光炯炯地接道,“弓箭尚不熟悉。日后向阿爷学了,便陪贵主射猎。”崔韧想了想,哼哧哼哧地从袖子里翻出一个小弹弓,乌黑的双眸亮晶晶地望着崔简,充分表达了他的想法。
衡山公主没料到他们竟然都如此配合,顿时喜出望外,豪爽地挥了挥手:“不会也无妨,尽管跟我来便是。射猎么,谁不是慢慢练起来的呢?我先前也不会呢,多练一练便能射中猎物了。说起来,若是今日收获颇丰,正好献给阿爷、阿娘、姑母尝尝鲜。”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带着宫婢、宦官与侍卫,前往禁苑的角落里射猎去了。待晋阳公主将太子妃、魏王妃带过去给长孙皇后问安,又亲自将她们送出去之后,便发现另一群人已经不知被衡山公主带到哪个角落去了。她摇了摇首,转身欲回到寝殿内,却见自家阿爷的卤簿已经无声无息地接近了。
“圣人到了。”
正与两个孙儿说话的长孙皇后闻言,抬眼望了望真定长公主:“十三娘,烦劳你将阿象、阿欣带出去顽。”顿了顿,她又低声道:“我仔细想过了,你方才说得很是。大郎、青雀都已经大了,我当年因养病而疏忽了他们,如今大约也是扭不回来了。阿象、阿欣两个都是好孩子,绝不能让他们堂兄弟之间也生了什么隔阂。”
真定长公主牵着李象、李欣,朝着她轻轻颔首:“阿嫂放心罢。一家人,难免有生出龃龉的时候。父子兄弟之间,哪有不吵架的呢?便是驸马,也不知教训过我那不孝子多少回呢。只是,一家人没什么隔夜仇,不能教他们生出心结便是了。”
长孙皇后垂目,苦笑起来:“你阿兄又何曾舍得教训他们呢?若是当真舍得,或许他们便不会成了如今这般模样了。”
“观音婢,你这是在怨我没有教好他们?”圣人立在屏风边,忽然出声道。
真定长公主朝着他行礼,李象、李欣也叫了声“祖父”。圣人神情复杂地望着孙儿们——他也一直是将两个孙儿捧在手心里宠着的。别说嫡孙李象了,便是庶长孙李欣,他也曾留在自己和长孙皇后身边带过几年。李象出生之后,李欣被送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