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迎春 第134节(2 / 3)

加入书签

不在骑着乾元帝头上,甚至在太上皇面前,也比乾元帝更有面子。一旦两人争都,倒霉的总是乾元帝。

御书房中,一般是宗室替皇子挨板子,忠顺王就有把握让乾元帝这个不受宠爱的皇子替他挨板子。

这样一个狡黠至极家伙竟然死了?

惊愕之后,乾元帝忍不住笑了,嘴巧翘起如同上弦月芽儿。

心情愉悦的乾元帝终于发善心了,命忠顺王女眷原地返回,在城外吴家庄给一座三百亩小庄子,忠顺王府女眷在极度恐慌之后,终于有了立锥之地。

只可惜,满府女眷,男丁除了外套的世子,余者,一滴不剩了。

再之后,乾元帝开始清除忠义郡王一系。

冯紫英开始深挖根源,将之前东宫任职之人悉数派遣去给太上皇守灵。

不想这一清除,皇宫太监宫女嬷嬷竟然少了泰半。

乾元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他从前只是只道太子兄长暴虐孤僻,不爱说话,谁知道,太子的爪牙竟然铺地毯一般遍布皇宫。

自己当初险胜,实在不易啊!

一贯致力于要做明君的乾元帝决定彻底铲除忠义郡王的残余党羽。

按照冯紫英的消息,锦衣卫跟内卫之中都有忠义郡王派遣的亲信,目的在于详细掌握皇宫东厢,方便他起事。

只可惜,时也命也。

忠义郡王诸多安排让其自食其果,竟然成了压垮他生命最后一根稻草。

也成了他谋反的干证。

忠义郡王一系落马,空出大量的肥缺与要塞位置。

比如扬州知府,两省巡抚,道台学政。

三月初三,女儿节,虽然宫中不办宴会,乾元帝却来给太后娘娘磕头。恰逢迎春在侧,遂一笑:“陪都将军出缺,爱妃家里可有适当人选推荐?”

迎春微愕之后,迅速摇头:“臣妾家里老将已老,幼年有待磨练,实在不堪重负,还请圣上另请贤明。”

乾元帝若有所思,盯了眼迎春:“贾侯爷就很不错,贵妃的那个兄弟,二房贾环呢?”

第143章

贾环?迎春心下微愕,贾环比探小一岁,今年才十五岁,沾了海疆战役之光,白得了个正六品武职,跟人家那些从战场上成长起来将军无可比拟,无论贾琮还是贾环又或是贾兰,纵然在锐健营历练了两年,若是提升做个千户,还可说的,陪都将军可是正一品。

贾琏眼下的武功以及人脉关系,或可一试,只是荣府在京都的根基离不开贾琏。

迎春睨眼乾元帝的笑颜,乾元帝这是说笑呢?还是想被人骂作桀纣呢?

迎春心中一嗤,纵然乾元帝想做桀纣,自己不愿意被人当成妖孽呢。

遂肃身一笑:“感谢圣上如此眷顾臣妾娘家,只是,陪都可是京都的大后方,龙兴之地,又有老祖宗的神邸与根基,实乃至关紧要之地,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守护,故而,臣妾以为家里几位兄弟难当大任,还请圣上另立贤能。”

乾元帝闻言挑眉一笑:“母后,您的话不错。”

太后娘娘笑得快活极了:“嗯,皇帝这话不对,应该是迎丫头人品不错。”

乾元帝额首微笑:“嗯,果然当得起公正无私。”

迎春抿嘴一笑:“圣上您这话可是称赞错了,臣妾心里也有偏私呢!”

乾元帝心情十分好:“哦。说来听听!”

迎春道:“若说独当一面,臣妾的兄弟们稍显稚嫩,可是论忠心热血,他们丝毫不差,若是圣上觉得臣妾娘家兄弟或可栽培,升他们二等侍卫,或者做个典仪,跟在升上身边学些本事,臣妾便感激不尽了。”

乾元帝爽快地答应了:“这话说的话,本是可以学习,忠心难得,爱妃所请,准了!”随即,乾元帝高声吩咐大太监王福:“传朕口谕,擢升蓝翎卫贾环为千户,继续在西山大营效命,贾琮着补御前三等侍卫!”

迎春微微愕然,千户与三等侍卫俱是正五品,亦即,贾琮贾环这两个毛头小子的官阶已经直追二老爷贾政的工部郎中了。

虽然本朝重文轻武,毕竟官阶相同啊。

要说贾政做官实在不咋的,十多年了,不过官升一品,还是因为元春敕封贵妃推恩所赏赐。

迎春敕封皇贵妃,正值内忧外患,武官吃香,并未推恩娘家。

这一想,迎春也为贾政憋屈,整个荣府,除了宝玉与贾兰一个个都要跟他仗腰子了。

思及此,迎春暗暗哂笑。

不知道二叔贾政这个假道学接到旨意,会是什么表情,只怕要气出个好歹来了。

如此一想,迎春心底乐得很,忙着蹬身行礼:“臣妾叩谢圣上隆恩!”

乾元帝伸手搀扶迎春:“爱妃请起,你诞育龙凤胎,有功社稷宗庙,荣国府乃皇贵妃娘家,理当褒奖!”

果然,迎春听着锦鲤小报告,贾政在天使临门之时意气风发,及至听见贾琮贾环升官了,却是从六品一跃而成正五品,贾政整个就不好了。

贾母贾琏凤姐无不欢喜雀跃,因为这官儿很明显就是冲着迎春面子,迎春得宠,兄弟封官,同样的兄弟升迁,迎春也有面子。

大家只顾着高兴,无人主意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