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第31节(2 / 3)

加入书签

“我不去见他。”夭绍恍恍惚惚道。

我不敢见他――心底的声音如此说。

“其实何须逃避,”商之叹息,低沉的声音穿透潇潇雨声直入夭绍的心底,“阿彦他从不曾怪过你,你该明白。”

夭绍手指一颤,怔怔望着商之。

佛堂,鎏金博山炉的花丝镂间紫烟脉脉,裴媛君念完经出来,目光瞥过书案上堆积如山的经卷,不由停下脚步,自那摞藤纸间随意抽出一卷,拂开览罢,本是紧抿的红唇不由翘起细微的弧度。

“果然如此,”裴媛君暗自冷笑,唤道,“茜虞。”

身旁无人应声,裴媛君蹙眉回首,只见茜虞立在殿角发愣,一身暗青的裙裳被雨水打得半湿,秀丽的面容在烛火的光影下忽明忽暗,神情模糊得难以分辨。

“这是怎么了?”裴媛君嗔道,“我让你去看看那丫头腿疾有没有复发,怎么淋成这副模样回来?”

茜虞终于回过神来,压住心中的慌张,微笑道:“外面风大雨急,何况我又未着斗篷,被雨淋了在所难免。”

“你去了很久啊,”裴媛君斜了她一眼,淡淡道,“那丫头如何了?”

茜虞笑道:“还好,郡主已睡下了。”她自角落里走了出来,拿起经卷旁的帛书递给裴媛君:“太后,方才洛都那边送来的裴相密信。”

“二哥的信?”裴媛君眸波幽幽一晃,看罢帛书,不禁一声重哼。

“相爷说什么?”

“他能说什么,数十年来对我无非是一律的苛责要求,”裴媛君转身坐在妆台旁,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一支白玉簪,对着镜中的自己凝视良久,懒懒透了口气,“罢了,目前还是保得裴氏安稳要紧。”

茜虞惊讶:“裴氏出了事?”

裴媛君道:“先前我私自传了裴氏密令,却不料令狐淳蠢得毁了飞虹桥,二哥的怒火如今自然悉数发在我身上。”

茜虞拿起木梳捋着她散下的发丝,轻声道:“不是我多嘴,太后之前的命令似乎是有些不妥。”

裴媛君揉着额道:“你以为我愿意与二哥反目至此?我还不是为了坚儿?”

茜虞愈发小心翼翼道:“依北朝宗室法度,素来皇帝生母不得存活世上。若康王真如太后所愿继位,太后的安危会如何?我看相爷担心的,未必不是太后的性命。”

“是么?”裴媛君沉默一会,无奈叹息,“我那二哥心机之深,智谋之远,世上无人能及。不过对自家兄妹,倒是真的宽厚仁爱。我素来敬他爱他,可惜自从当今陛下长大成人后,他却在政见上屡屡与我对立,却不知是存了什么心。”

茜虞道:“相爷心中看重的,从来都是裴氏满门的荣辱。”

裴媛君不再言语,微微阖起双目,在满室檀香下沉淀心神。茜虞望着镜中太后的容颜,纵是姿色如旧、一丝未老,可惜那眉梢眼底如今尽是让人畏惧的阴冷寡情,记忆中那个爽朗恣意的少女临溪自照时的明亮飞扬早已难以追寻。

眼见思绪就要随着回忆飘然远去,茜虞忙止了胡思乱想,低声道:“太后,那明日祭祀一事……”

“通知祈福敕使释清大师,陛下大婚之际,还是上吉的卦像为佳。”

“是。”茜虞彻底放下心。

次日清晨,朝霞灿烂,雨后的天色分外地清澹明丽。上午的祭祀之礼格外顺利,午后诸人在行宫略微歇息,便启程返回洛都。北帝司马豫领着明妤迎候在太后所住的延嘉殿,三人一同用了晚膳,正笑语频生之际,中常侍黎敬蹑步悄然入殿,在北帝耳边低语了几句。

司马豫面色微变,裴媛君心领神会,问道:“朝中有事?”

“是。”

“陛下但去无妨,哀家与公主自有女人家的私话要说。”

“谢母后体谅。”司马豫行了礼,又看了明妤一眼,才与黎敬疾步出殿,赶赴前朝。

入夜时分,北疆之乱的奏报传入朝廷,诸臣夜朝含元殿。因柔然和匈奴之战,北方三州的边境城池难免会受连绵战火的殃及,庭议之下,前来洛都恭贺皇帝大婚的幽、并、冀三州刺史奉旨星夜北上,回守藩镇。

“塞北之事竟与姚融有关?”夜朝后,司马豫留下商之在文华殿议事,不料却听闻商之道出惊人之语,一时不解,“他此举是何意?”

“自然是为雍州刺史一位排除障碍。”

司马豫何等聪慧之人,当下恍悟过来,怒得冷笑:“先前不知,原来他竟与塞北异族私下勾结。如今裴氏、慕容氏、苻氏控带的诸州刺史皆已置身事外,唯有他姚氏手下的凉梁二州的刺史可兼雍州刺史一职了。”

“也不见得,”商之微笑,递上袖间携带的卷帛,“陛下请看。”

司马豫阅罢大笑:“当真是天意如此了,姚融策谋再缜密,可惜手下的人却是如此不争气。”他合起卷帛道:“此事让子野酌情处理,不可影响了大婚行程。”

“臣明白。”

司马豫道:“如今各州刺史皆不能用,依你看,朝廷里还有谁能胜任雍州刺史一职?”

“臣这几日也在苦思冥想,眼下朝中除了赵王外,其他人都没有此等资历和地位。毕竟雍州刺史的前任,是魏陵侯令狐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