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二十一章、三代积蓄,天下归一,未知的人(2 / 6)

加入书签

则是企图耽误粮草运营,延误军机。

并且和夜凌子掌尊濮阳缨,夜凌子高手段桐舟等不清不楚。

甚至和皇后荀氏,暗中多次谋划,企图消除长林王府,玉王府,金陵王府。

金陵王和陛下慈悲,既往不咎,功劳暂留,累积到这一代新帝再竞选。

荀白水当时闻言,可是一口逆血吐了出来。

重病了好几天,但也不敢啰嗦。

毕竟他干过的事,都清清楚楚罗列在那里。

除非不要命了,这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还是太嫩了。

和金陵王那个老家伙过不去,自己这是活该的啊。

……

“陛下!太后!”

“拜……见……皇上!”

萧潜,萧阳,萧潇几个小家伙也是断断续续拜道。

“奶奶快不用多礼,王伯父,姑姑,平章大哥,平旌哥哥,元启哥哥,元正哥哥,各位嫂子。

今天是家宴,算是庆贺父皇时代贤臣即将进入文武阁。

几位小家伙,快起来,在叔父这里,哪里那么多礼。”

荀白水:“诸位王爷!”

看着荀白水也在场,萧景欣直接无视了这家伙,和皇后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起来。

只要她想,随时可以将这两个家伙捏死,还是触犯国法的正当理由。

萧玉:“噢?荀大人也在啊,也是,家宴嘛。

陛下,父皇时代,贤臣二十五。

皇兄时代,贤臣十武阁之事,的确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够作主的,也不该由皇帝一个人作主。

赏罚不公,以后谁还会为我大梁皇室效力?朕不能开头,也不敢开了这个坏头。

这是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不应该拿在家宴上讨论。

相信母后也不希望,百年之后,后人指着孩儿的脊梁骨骂孩儿是昏君吧?

就算孩儿不怕,舅舅难道以后想背负一个靠关系进入文武阁的坏名声?

母后,孩儿已经长大了,不用母后……垂帘听政了。

朝堂之上,有奶奶监督着,王伯父,姑母,平章大哥,平旌哥哥,元启哥哥,元正哥哥等尽心竭力辅佐。

孩儿有自信,再让大梁出一个盛世太平天下。

所以母后,就不要插手朝堂之事了,您就好好监督着未来皇后,管理好后宫就行。

衣食无忧,颐养天年,承欢膝下……

而不是想着权倾天下,荀氏当今,荀大统领忠心耿耿,统领七万禁军。

安茹姐姐,嫁给元启哥哥,朕也没有吝啬,直接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舅舅曾经更是内阁首辅之一,荀氏一族,可谓是位高权重,荣宠至极。

即使如今,看在母后的份上,朕也没有将当初的事,放在心上。

只要舅舅继续为国为民,入选文武阁,不是没有机会。”

萧元时:“人啊,不能贪心!

或许大梁朝堂之内,朝臣们不说全部,但至少有一部分认为,皇室之内,权柄流落太多。

但几十年来,事实证明,这是对大梁有利的。

或许有的人认为,金陵王府,长林王府,玉王府等地位太过超然。

但是扪心自问,奶奶虽然地位超然,但她老人家也一直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尽心竭力辅佐着一代又一代的帝王。

要是她老人家想当亘古以来第一位女皇,相信当初继伟者就不是爷爷的。

同样的道理,姑姑,王伯父,他们的权利,在金陵城内,仅次于奶奶。

但是他们也一直兢兢业业,王伯父辅佐三代帝王,一定程度上,姑姑也辅佐着三代帝王。

奶奶以前出去游历就是十年二十年,要是他们有不轨之心,今天也不会有我萧元时。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奶奶教我的,对我启发很大。

但母后,舅舅,换而言之,如果其他人拥有着王伯父,姑姑的权利,大梁会这么安稳嘛?

如果用着奶奶的威望,那大梁还是我萧氏一族作主吗?”

萧元时一时间,一口气都说了出来,荀皇后,荀白水惊骇地看着这个十七武阁

不知不觉到了第二天早上,再次文武群臣齐聚。

恭贺祭拜行礼,萧韵的帝王相之下,文武两列,一文一武。

文武两列,都是萧景欣处于首位,萧庭生这个三朝元老,位居武阁第二。

他也是除了萧景欣之外,唯一一个两代帝王都入选文武阁的。

同样,萧韵前一位帝王萧景琰,同样如此。

萧元时:“时间是最无情的,就如同奶奶说的,是把无情的杀猪刀,亘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千古帝王,秦皇汉武,又如英明如爷爷,父皇,都泯灭于岁月之中。

但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无论善恶,都终归会得到印证、证明。

恭喜诸位,脱颖而出,成为父皇麾下杰出的功成,名列文武阁,千百年后,还会被世人铭记。

你们的攻击将会永垂不朽,流传千古乃至万古。

同样,朕也很庆幸,你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年轻力壮,比朕大不了多少。

所以朕希望,大梁的未来,在朕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