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洞房花烛夜(三)(2 / 2)

加入书签

了,便接着说:“打仗时,情况危急,自然要你说了算。但到了后方,情况没那么紧急,就要落实集体民主了。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班子团结。

“不然,你要独裁,他也要独裁。时间久了,一支部队就成了他的私人武装了。就像湘军那样,士卒只服从自己的直接长官,连曾国藩的话都不必遵从。别看他湘军现在威风,日后必然涣散,决非民军对手!”

陈城接连点头,沉思良久,说:“你的话很有道理,今后我们就这样办。现在的执行局,还是三年前我们在铜陵时成立的,人员一直没有增补。我是局长,你、黄宇、何兆武是委员。

“我想增补到七个人,初步有了几个人选,但还有些犹豫,说给你听听,你帮我参谋参谋。魔都方面必须补充进一个人,江桦占一个名额。水师方面,也要补充进一个人,我还在犹豫,不知道该补充方菱还是罗大纲。剩下一个名额,我有意留给一个华夏本土的读书人,不知该留给刘文秀,还是给李联琇。”

荷田沉思片刻,说:“这个简单。水师方面,还是留给罗大纲好。罗大纲现在负责营建水师基地、船政学堂,责任重大。他又是太平军的降将,正需要一个执行局委员的身份压服众人。况且,方菱年纪小,日后还有机会,罗大纲已经五十多岁了,迟早要把位子让出来。”

陈城面露微笑,说:“我一直在犹豫,因为罗大纲毕竟出身于太平军,读书又不多。但看他这段时间的表现,颇是块办大事的料,遇到难题总能想办法解决。水师方面,就选他做代表吧。”

荷田接着说:“这个读书人的代表,李联琇是做不了的。此人的长处在于治学,并不能办理繁务。你把他作为候选人,定是看重了他的学台身份。但华夏传统士子都是官迷,一旦做了官,很难让他们再舍弃官位加入民军。

“我们要吸引知识分子加入民军,并不是针对李联琇这样的在职官员,而是那些有着真才实学,却没有功名,或者无意于功名的人。你看,湘军以书生带兵,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就是吸引了罗泽南、王錱、彭玉麟这样的底层读书人吗?

“刘文秀正是这样心有良知、腹有才华的底层读书人。而且,他追随我们最早,功劳苦劳都有。我们刚到铜陵,他就主动配合土改,率领全族加入了民军。他对我们可谓忠心耿耿,又从内心深处认同民军纲领,与你并肩作战多年。我们怎能舍近就远,选拔一个不喜欢当官的李联琇,而让老资格的刘文秀难堪呢?”

“哦”,陈城恍然大悟,说:“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这一番剖析,让我心服口服。今后执行局就先这样吧,一个局长,再加上六个委员,包涵参谋部、政工部、后勤部、水师、魔都工厂、统战六个方面的代表。”

荷田说:“后勤部与魔都工厂方面,工作还是有交叉的。我们安排两个代表,也好让何兆武和江桦互相牵制。让何兆武主要负责民军后勤和枪炮厂的事务,让江桦主要负责魔都工厂的事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