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划清界限了(1 / 2)
齐超群带着“送武器”的队伍走到一半,就传来了于奇正大破呼韩军、征服白羊族的消息。
愣了半晌之后说道:“走吧,回去吧。”
兵将们纳闷地看着他。
“现在去,只不过是讨个喜,这种锦上添花的事何必做呢?”齐超群苦笑道:“也是我没想清楚,于帅还需要我们帮吗?”
说完之后又苦笑了一下,眉宇间隐有忧色。
之前他就有个疑问:以于帅和自己的关系,为什么不是直接求援而是让李墨宁写血书?
最开始他也是想到朝廷那边不好交代,但是现在他对这一点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如果就是因为顾忌到朝廷的反应,让李墨宁出面,那么让丁武来求援的时候也会托个口信,至少会把战场的情况介绍一下,暗示需要自己怎么做。但是在这方面丁武一个字都没有。
现在得到大蛮王已经被打败的消息,齐超群不免想到另外一种可能性。
来求援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于帅的意思。
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破敌之计,但是以他的风格,别说在打仗的过程中不会对任何人透露,即使是打完了也不会像其他统帅那样,作为案例给大家说明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也就是说,来求援压根就是李墨宁等人的自作主张,于帅甚至完全不知情。
这件事又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于帅有足够的把握击败大蛮王;
第二,于帅根本就没打算依靠自己,或者说依靠大仪朝的力量。
对于第一点倒没有什么多的可说的,于帅用兵几可通神,关键在于第二点。
虽然齐超群还没有收到于奇正具体是怎么击败大蛮王的,但全部兵力去远征白羊这件事他是听说了的。由此推论,当时他们的情况是非常紧急的。不然,李墨宁也不会急得写血书求援。
战争有很多的变数,再好的战略战术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小的偶然性因素而失败,这一点于帅不可能不知道。
虽然于帅用兵如神,但在真正分出胜负前,一切都是未知。
这个时候有一支援军,就会大大增加胜利的几率,或者说加上一道保险。
可于帅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怕自己为难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应该不是关键原因。
任何人生死存亡之际,都不会说因为不愿意求人或者求的人会有些为难而不开口。
何况这次还不是于帅他自己一个人,而是有几万百姓。以他爱民如子的个性,绝不会因为这个原因不开口。
那也就是说,于帅压根不准备求自己。
难道是不把我齐超群当兄弟?不对,应该不是。于帅他不是这种人。
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了,他是不愿意求大仪朝。
作为兄弟,于奇正和圣上之间那些没法说的事情,齐超群是知道的。
率领飞鹰铁甲远征大漠,立了那么大的功勋,就因为一个小金人削权削职,当时兄弟们哪个心里不是不服?尽管于帅一句话都没抱怨,但任何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不可能心里没有怨气。
之后就是大破交趾。
那件事齐超群并没有参与,对他而言只是再一次证明了于帅的能力。
他也不认识秦晓鸾,但于奇正打交趾是为了这个女人,他也是知道的。
结果呢?为朝廷立了那么大功,再次没有任何封赏不说,女人还被圣上抢走了。
再接着就是飞鹰铁甲被徐高材那个混蛋搞得差点全军覆没,因为兄弟义气,于帅不顾生死孤身前往营救。
可就是这样,英国公把幸存的飞鹰铁甲战士给杀了,计划给于帅定罪。
不管是英国公本人,还是圣上的意思,总之是把于帅逼到无路可走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才成为休屠摄政王,并进一步的发展到现在这样。
齐超群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这些事落到自己头上,又会怎么样?答案不言而喻。
或许当今圣上是个万古明君,但至少在于帅这件事上是做错了的。
但这些话齐超群不能对任何人说。他现在只在想一件事:为什么于帅不肯求援?
一切都指向了他最不愿意的一个答案:于帅从心里已经和大仪朝划清界限了。
这就成了齐超群心里最大的心病。
万一于帅和朝廷真的翻脸了会怎样?
齐超群可以确定,于帅不会主动攻打大仪朝,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但这并不代表朝廷不会动手。
这次征服白羊族之后,这边的形势就形成了于帅—蛮族—安西三足鼎立的态势。
从朝廷的利益上来说,有好、中、坏三种情况。
如果他们相互征伐相互牵制,那么咱们的安西就无忧,坐山观虎斗即可。这是最好的情况。
如果他们双方联合起来对大仪朝进攻,大蛮王从北方攻击河西,于奇正从西方攻击安西,咱们的西北边境就危险了。这是最坏的情况。
当然,在齐超群看来,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几乎没有。以他对于奇正的了解,是绝对不会和蛮族联合起来打大仪朝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