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府试(求月(1 / 2)
贡院大门缓缓关闭。
直至此时,康寅礼才舒了一口气。
想来是各府情况不同,他当年在老家应考时,府试这一场是不许带任何东西的,笔、墨、纸张等皆由考场提供,当然,不是白给,是要收钱的。
贵贱与否尚且不论,最怕遇到质劣之物,笔锋不聚、松散、脱毛……尚还能应付,最怕的是墨条,墨迹浓淡不一,卷面难免失分。
闫老二县试考了
这一场,他有幸坐到了知府大人面前。
谓之提堂座号。
凤鸣与长平因路途遥远,留于本城考试,原本要坐六十人的大殿,此时只坐了四十人,显得有些空荡。
考试之前,每个人将考篮放到桌上,便于差役查检。
查检完成后,知府大人示意开始。
闫老二一边小心的将考篮里的东西一一拿出,一边吐槽这劳什子提堂座号。
离知府大人也太近了,他都不敢抬头,弄不好就是一个对视,多尴尬!
在人眼皮子底下考试也很考验心理素质好么,他还听说考官大人也就是端坐堂上的知府大人,会招人当面问答……
闫老二真是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千万,千万别找他!
府试原本是四日。
此次特例,被压缩至三日。
也就是指定段落默写,篇幅较县试更长,一考记忆力,二考书法。
一看是自己背过的段落,闫老二精神一振,奋笔疾书。
他的书法和常人不同,那是千锤百炼而来。
早已形成自己特定的风格,那便是没有风格。
没有笔锋是因留锋太累,浑然一体是因书写连贯所致。
在闫老二这,从脑子里提取记忆效果太差,远不及他握笔之手重复的机械性记忆来得更牢靠。
每日可有三次休息时间,吃饭喝水入厕,会有专人带离考场,全程监视。
闫老二不想让人看着……那啥,也不想踏进公用茅厕,渴了都不敢多喝水,饿了就嚼肉干。
他手里有两种肉干,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被她闺女称为麻辣小肉条的火蟾肉。
前者就随便吃吃,后者被他用来提神!
该说不说,和知府大人同处一室还是有好处的,他们不远处,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了一盆炭火,供考生取暖之用。
府试
摆在闫老二面前的,是两道普通算题,和两道结合实例的解决问题。
感谢老师,押题好准!
感谢郑账房,经验丰富,过账无数,倾囊相授……哈哈哈哈!
这不就成了么!
闫老二眉飞色舞,不假思索写完前面两道。
而后在脑中演算数次,慎重的落笔解答。
庞知府很快就注意到他。
能考过县试,并位列前十,
而这
前两道是拿分题,答对便视为合格,后两道则是加分题,解其一便可从宽取之。
就在堂下,距离他不远不近的位置。
那个始终埋头书写的考生,解题速度极快,看纸张移动的幅度,前两道竟已做完?
庞知府起身,走动起来。
谁说考官整场只能坐着,他们还能溜达,不,巡视。
庞知府小心的不弄出太大动静,也与考生保持着距离。
他也是从这个时候考过来的,深知其中滋味。
堂上这些人还做不到处变不惊,全神贯注。
他稍近些,就可能会有人心内惊慌,考场失常。
围着周遭转了一圈。
庞知府确定了,那个考生真的答到了
……
爹和大哥进场已有两日。
闫玉嘴上不说,天天心里惦着。
昨日在自家铺子看到的,她如实告知干爷,至于上面如何解决,就不是她所能决定的了。
偶尔一瞬间,闫玉会想,换了她大伯会怎么做。
曾经大伯说起心中宏愿时的画面,数次回想,竟像是有背光打在他身上,除了大伯一人一言,周遭一切皆黯然失色……
马车站住,闫玉收回心神跳下车。
“劳烦在这里等我,我四下看看就回来。”闫玉说道。
“好嘞!”马车夫应得干脆,将马车往边上靠了靠。
各府定下认捐份额,之后送来银钱实物都非常快。
不做就罢,一做就如雷霆之势。
世子妃在民间声望高涨,赞誉无数。
英王大喜,夸她干爷差事办的好,世子妃更是实在,全府上下皆有赏赐。
她“闫怀安”拿的是双份,一个蛮厚,呃,很厚的荷包。
闫玉觉得,她有点喜欢上世子妃了,上位者需要那么多优秀的特质吗?不,有一条就够了。
这有功赏之,绝对是底下人最喜欢的一条。
世子妃,请继续保持下去!
这是城内其中一个赈济发放点。
排队的人不多,可也不少。
闫玉看了一会,便发现了问题。
不是人不多,而是站在街上无遮无挡他们太冷了。
每家都只一个人出来排队,这个人也不是固定的,每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