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少年初长成(1 / 2)
接下来的路程还算顺利,到了乡里,花大海父女俩先下车去卫生院复诊,余下的人跟车去前头农机站修车,流程总要走一下的。
花秾休养得不错,经过老大夫同意停药,可以回去上学了。
花大海开心谢过老大夫,按照之前约定的,带着康复的闺女去逛供销社,大手大脚买了一堆东西,花秾劝了他也不听。
爷俩买完东西溜达着去农机站跟村民汇合,那边机器还没修完。
花秾听了一耳朵,那老师傅一会儿说是空气过滤网堵了,一会儿又说是油管上的毛病,好像哪哪都需要清理疏通换新零件,否则就会影响驾驶安全,减少机器使用寿命。
她怎么听怎么像是哄客户多掏钱的套路,总觉得不太靠谱。
果然,老师傅磨磨唧唧修了两个多小时才完事,钱还收得不少,卫新明额外上贡了一包大港,那老师傅也坦然收下。
卫新明求学若渴地还想跟人取经,被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同伴给拦下,叫他赶紧开车回家吃晌午饭。
一路风驰电掣回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花大海回家先给闺女冲了杯麦乳精暖暖肚子,热了热从他妈家拿回来的猪肉白菜包子,爷俩美滋滋饱餐一顿。
吃完饭时间就不早了,村里小学没有午睡的习惯,下午第一堂课已经迟了,花大海干脆叫闺女再歇一下午,明天再正式上学去。
花秾自然不会不同意。
“妮儿,你妈走前和你说过没。”
吃完饭花大海没急着收拾饭桌洗碗,迟疑着跟闺女聊上两句谈谈心。
“没有。”
花秾坦然回答。她还是刚从村民口里得知江娇已经离开村子的消息。
花大海脸颊肌肉明显抽动两下,气得直咬牙,有心想替狠心凉薄的江娇遮掩一下,奈何演技着实拙劣,叫人一眼看穿。
“你妈她,要面子,出了高考那事儿,她觉得丢脸,不好意思来见你。等过一阵子就好了。”
“我明白。”
花秾配合地点头,没有解释她其实并不怎么在乎这个生理学上的母亲。
其实更伤心的是花大海吧?曾经那样深爱过的女人,就这样一声不吭地不告而别,很快就要琵琶别抱了。
花秾目光怜悯,想起闺蜜持之以恒转发给她的乱七八糟小视频,里头有句话叫做,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总要带点绿,与君共勉。
花大海安慰过闺女,放心地出去上工,锁上门叫闺女在家睡午觉。
等他傍晚下工回来,喊两声闺女没人答应,急忙冲到西屋,一摸闺女额头,滚烫!
“爹?你回来啦。”
花秾迷迷糊糊睁开眼,冲她爹露出个甜笑,皱眉咳嗽两声,觉得自己声音有点哑。
“你发烧了。”
花大海不用试自己额头温度做对比,就能得出结论。
“啊,又病了啊。”
花秾软软说了句,眼睛里带着笑安慰他。
“爹别担心,我感觉还好。”
花大海听她说话清楚,强压下心头担忧,熟练地去抽屉里找她上回吃剩下的退烧药。
“别说话了,吃完药接着休息。唉,爹头晌不该带你出门吹风的。”
花大海后悔不迭,他也没想到闺女现在身体这样弱,连点冷风都受不住。
都怪江娇!要是没她那顿打,孩子肯定还像以前一样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病的咋不是她?
花大海心里暗恨,细致地倒温水给闺女喂了药片,又拿出橘子糖给她甜嘴。
“晚上想吃啥,爹给你做面条吃好不好?放香油。”
花秾想起她爹飘忽不定的厨艺水平,本能就想拒绝,可对上他那双自责又期盼的眼睛,话就说不出口了。
花秾顿了顿,给出个安全答案:
“想喝粥,白粥就咸鸭蛋。”
这总不会再失手了吧?
花大海一口答应,忙忙去外头淘米熬粥。
花秾甩甩发晕的脑袋,勉力坐起。感受着酸软无力的身体,她不由得暗暗叹气。
不知道是不是她穿过来鸠占鹊巢的原因,这具身体总没之前原装的那么得心应手。这是不是就是重生的代价?还得接着磨合啊。
于是,花秾又开始了居家养病的日子。吃了药烧倒是当天就退了,其他那些感冒的小症状却缠绵不去,久久没有断根。
天气预报很准,西伯利亚寒流如期而至,带来一场强降温,伴随着连日大雪,多日不曾放晴。
花秾不放心牛棚那边的云爷爷,拜托她爹常过去看看,千万别叫大雪压塌了屋子,取暖的柴火衣物也看看备得齐不齐全,该补就给补上。
云霆小哥哥救过她的命,她帮忙看顾他爷爷是应该的,家里人也都很支持。
花大海带回来的消息不很乐观。天寒雪大,村里好些老人都病倒了,牛棚那边更不能幸免。这个冬天怕是难熬了。
花秾被耳提面命禁足在家养病,无聊得差点长毛。花大海这回没心软,非得看着闺女去了病根不可,好全了随便她折腾。
好在还允许她每天看会儿书解闷,云霆送她的那本《趣味物理学》,都快被她翻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