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信仰(1 / 3)
所有人都对那块板砖厌恶至极,开启了讨伐模式。
三石公司做为智能手机的定义者,却交出这样一份答卷,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而这段时间,齐磊在国内还好一些,鲍尔森却被骂惨了,也被嘲讽坏了。
不但媒体、网络都在嘲笑德盛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投资,连当初合力入股三石的华尔街盟友们也开始质疑,“三石到底在搞什么?那个齐磊到底在搞什么?”
在他们眼里,齐磊就是个给华尔街打工的,他们对这件事也依旧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
对此,鲍尔森四处灭火,安抚股东。
憋死了!
是的,不是郁闷,是憋气,有话说不出来。
只能去找齐磊抱怨,“你这个混蛋,出的什么破主意!”
好吧,德盛总裁的个人电脑哪是那么容易入侵的,这一切都是齐磊的阴谋,是他故意借鲍尔森的手把板砖泄露出去的。
“我现在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好的营销策略的,毕竟羽绒服你已经玩过一次了,很多人已经看清了你的把戏。”
言下之意,欲扬先抑的办法这次能不能管用真的说不准,你这个传播大师可能会砸了金字招牌。
事实上,鲍尔森能产生这样消极的态度并不全是因为这段时间被骂惨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列维斯坦博士。
上次羽绒服的营销,列维斯坦全程参与,回去之后深入研究,把齐磊的套路吃的透透的了。
这次板砖一泄露,列维斯坦就看透了一切,而且主动联系了鲍尔森,告诉他,“鲍尔森先生,不要一味的相信齐磊,他的这个把戏现在有很多人研究,并不是什么高明的传播手段了。”
列维斯坦也是好心,确实有很多人在研究。
你想嘛,冰城羽绒服从名不见经传到蹿红全球只用了半年时间,而老佛爷拉格斐的中国风定义一出来,又带动了中国审美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也就是说,那次营销,齐磊和中国服装企业全赢。
堪称商业奇迹,怎么可能没有人研究?
所以,在这个当口上,你还来这招儿?只能说明你齐磊蠢。
但列维斯坦的枕边风一吹,鲍尔森也有点心慌,于是就给齐磊吹风,“你要慎重啊,现在不是那么好复制羽绒服案例的。”
对此,齐磊不但没听进去,反而还有心情调侃。
“鲍大爷,和你说过多少回了,别听老列维不懂装懂,你就给他点苦力的活干干就得了,正经的事儿别让他参与!”
鲍尔森,“……”
只闻齐磊继续道,“还羽绒服?我要是再玩一次羽绒服营销,那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我都想好了,手机这事儿一完,短期之内我也没什么目标了,三石我就不管了,退休养老。”
“到时候,靠当老师,给你们这些企业当营销顾问,来打发时间。”
“所以,你认为我会砸了下半辈子的饭碗吗?”
鲍尔森,“?!!!”
搞什么飞机,退休?你特么才二十二三岁就想好退休的事儿了?
“齐!正经点。”
齐磊,“好吧!”略显严肃,“羽绒服和手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羽绒服谁都可以生产,所以玩的是品牌,靠的是调动消费者情绪和编故事。”
“而手机不同,手机不是谁都能造的。除了自家够硬之外,靠的是信任和信仰!”
鲍尔森,“……”
好吧,没听懂。
“什么信任和信仰?你把话说明白!”
齐磊,“就是…就是我不需要竞争者,只需要追随者。”
鲍尔森,“???”
更不懂了。
管不了那么多,“那你现在怎么办?你不在米国,你又不被骂!”
这回齐磊却是沉吟起来,“比我想象的要差一点。”
“???”
齐磊,“现在只是媒体和网络在骂,我还以为友商会落井下石呢!”
鲍尔森,“……”
齐磊,“要不你挨骂挨到底,再挑点事呗?”
鲍尔森,“!!!”
fuck!
……
第二天,鲍尔森厚着脸皮,在纽约时报上正面回应了因为板砖引发的社会关注。
言语都不能用乐观积极来形容了,那叫嘚瑟。
其中最扎心的一句:“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嘲讽那块板砖的时候,大概还不知道,这是所有智能机研发企业中行动最快的。”
“尽管诺基亚已经公布了上市计划,可是他们的工程样机大概还有一年才能诞生在实验室里,其他的友商更是没有任何进度。”
“现在你们还认为三石的板砖垃圾吗?”
这段话可不是安抚舆论了,这是宣战,更是嘲讽。
苹果、微软,包括诺基亚,再有定力也受不了了,这是挤兑谁呢?
媒体和网络自然是骂声一片,大骂鲍尔森这个资本家没有任何操守可言,把一块板砖说成是伟大杰作,也就你干得出来了。
而没过几天,硅谷联盟的核心成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