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后记十(1 / 2)

加入书签

收拾完毕, 准备启程,丹阳公主跟沈大学士步步相送, 一直把姜云珠三人送到门口。

他们不舍得他们三个人走。这偌大的府邸, 他们在,便热热闹闹有滋有味的,他们不在, 还有什么意思?

尤其他们不舍得沈恒。沈凤鸣性格冷硬,小沈恒却活泼好动,这些日子, 两人几乎把所有爱意都倾注在他身上, 他也喜欢他们, 一朝分别……

“早点回来。”沈大学士再次叮嘱。

“嗯。”姜云珠答应。

“别忘了,祖母, 我是祖母。”丹阳公主抱着沈恒,鼻子发酸。

沈凤鸣这时要接过沈恒。

“祖……”小沈恒忽然抓住丹阳公主的衣袖,蹦出这么一个字。

众人都愣了下,随即丹阳公主大喜, “阿恒是不是说话了?他叫我祖母!是不是,是不是?你们听见没有。”她激动地有点语无伦次, 问旁边的人。

“是说话了。”沈大学士也惊喜异常, 伸手想去抱沈恒, 嘴里还道, “阿恒, 我是祖父,叫祖父!”

丹阳公主根本没撒手, “祖母, 我是祖母, 乖,再叫一次。”

沈恒扁扁嘴,“祖……”然后就瞪着黝黑的眼睛没下文了。

“母,祖母,母。”丹阳公主教他。

忽然,他把小手伸向姜云珠,“娘!”

这一声娘叫得又响又脆,姜云珠仿佛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沈恒真的会说话了,虽然只是一个一个的字,比如爹、娘、祖、母、父……

一家人又回到屋中,教沈恒说话,欢喜半晌。

丹阳公主很想让三人干脆别走了,不过五月二十七日是陈老爷子的寿辰,姜云珠早决定赶在那天回去了。

下午,三人还是启程,离开京城。

时间还算宽裕,三人便没急着赶路,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教沈恒认识外面的世界。

五月二十七日这天早上,三人来到长石村。

陈老爷子五十八岁寿辰,不是整寿,他并不打算过。这要是以前,能有碗鸡蛋寿面吃就不错了,可是现在姜家日子蒸蒸日上,姜城想热闹一下。

也不是大办,就是把家人聚集到一起,弄桌酒席吃。

昨天姜霖跟姜云雪就回来了,今天一早,陈氏就开始忙活。

就在这时,外面停下一队马车,为首的那辆马车帘一掀,沈凤鸣先跳下车,然后扶着姜云珠下了马车。

“姐?”姜霖正在打扫庭院,看见姜云珠,惊讶得嘴巴都张圆了。

随即他大喊起来,“爹,爷爷,娘,姐回来了!”

姜城等人听见他的喊声,开始还不太相信,可往门口一看,可不就是姜云珠,她回来了。

大家一窝蜂地来到门口,迎接姜云珠三人。

“云珠,回来了。”

“怎么不提前来个话儿,我好去接你。”

……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然后都看到了她怀里的沈恒,这就是他们的曾外孙/外孙/外甥啊,长得可真好看。

一家人似有说不完的话,沈凤鸣则让人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那是他跟姜云珠给陈老爷子等人准备的礼物。

有药材有纸笔也有各种武陵县吃不到的小吃点心,足足有三大车东西。

“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家里都有。”姜城道。

“是啊,你们能回来,我就高兴了。”陈老爷子也说,他现在才觉得他这生日过得有意义。

“只是一点心意。”姜云珠道。

“快进屋坐吧,别站在这里了。”陈氏提醒。

众人欢喜得都忘了,这才进屋。

姜云珠挨个看过去,陈老爷子、姜城、陈氏三人没什么变化,就是脸色更红润了些,姜霖、姜云雪、姜武三人却变化巨大。

她上次见他们,还是她大婚时,如今已经过去快两年了,姜霖又长高了一截,已经是个少年郎的模样;姜云雪也是大姑娘了,长得虽然不如她跟姜云秀好看,但她身上那股书卷气,让她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变化最大的还是姜武,姜云珠都有点不敢认他了。

姜城等人也在打量她跟沈凤鸣,她看起来更好看、和婉了,跟沈凤鸣站在一处,好似一对璧人一般。

“好,好啊。”陈老爷子赞道。

双方说起分别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姜家共有两点变化,一是姜城拉脚的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如今家里已经有了八辆马车,雇佣了好几个人赶车,算是武陵县这个行业的翘楚了。

二,就在今年开春,姜霖考中了童生。

“以后咱们家说不定还能出个官老爷。”陈老爷子兴奋道。

姜霖满脸羞愧,他这个年纪才考中童生,没什么好骄傲的。不过他会努力的,过两年就去考秀才。

姜云珠觉得他已经很不错了,他启蒙就比别人晚。

众人继续聊天,不知怎么又说到那年的旱灾,姜武忽然道,“姐,奶奶跟大伯他们太讨厌了。”

这话一出,屋中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

姜武发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赶紧安静坐在一边。

“怎么回事?”姜云珠还是决定问问陈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