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306节(2 / 3)

加入书签

踏平了。恩侯,你一定要跟着圣人去西征,带着瑚儿一块去建功立业。”

太子顺利接回了太上皇,耐心也练得更上了一层楼。大婚后夫妻琴瑟和鸣,让太上皇、圣人都放下了心。更欣慰的是太子在取得了听政的资格后,开始沿着圣人早年学理朝政之路,飞速地向前奔跑。

慈宁宫里,太上看着帝王之威日盛的儿子,再看看那大胆的西征计划,感到整个计划充斥了狂妄之气。

“明允,你这是要打到鞑靼的王室吗?”

圣人点头。

“父皇,长泰已经能处理朝政了。京师里还有您坐镇,儿子正不惑之年,目前是最好的亲征时候。”

“可你从来没带过兵啊。”

圣人笑,“所以儿子做了这样的计划。父皇,现在大景国力强盛,儿子用火炮开路,一点点向西推进。占一块,就建一座城,就移一城百姓居住,把西北的防线也就向外移一层。这一条线,以后就是大景的陆地的边线了。不然十年八年的,就得和鞑靼打一场。还不如就利用这次,把他们再往西赶赶,赶去那边海里。”

“你要像在扶桑那样做?”

“是。”

太上看着儿子坚定的目光,想想儿子说的确实也有道理。

“十年啊,太久了一些啊。不知道父皇能不能……”圣人舍不得儿子走这么久。

“要是顺利的话,应该不会这么久的。父皇,儿子想过,要打下这些地方应该不算太难,但是打下来后,如何让这些地方变成大景的一部分,就要多花点时间了。前面储备的官员,要是能够跟得上移民的脚步,民政顺利,儿子向西推进的速度就能加快。儿子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巩固了所占之地。牛家和胡家在军中正是崛起的时候,柳家和侯家守着北边。演武堂二十多年也培养了不少将官,若朝中的将军久不征战,儿子怕他们被养废了。”

“那你的那个什么铁路,就要往西北修了?”

“是,辽东就先修到目前那程度,西北需要的军粮、军械,用蒸汽机车运送起来更快。”

“王嫔的哥哥可用吗?”

“可。儿子要把所有的将官,都在西面轮用一遍,筛选筛选,确定那些是可以留给长泰的。”

“也好,你打定主意就去做吧。不过父皇还是希望等太孙降生了再西征。”

圣人同意,晚半年出征,影响不大。

第449章 铁血帝王45番外一

铁血帝王45

番外一

在大景的正史和野史里, 景仁帝都占据了非常多的篇幅。大景后世的史学家, 从文治武功方面,在纵横上下几千年的千位帝王里,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景仁帝在位三十三年,时间不长不短,但他改变了大景百姓官员的思想, 改变了大景的社会风气, 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画卷。

在文治上, 大景的幼童, 人人都得到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百姓得到免费的医疗,只要勤谨,非常容易获得衣食富足的生活。

在开疆辟土方面,他不仅超过他的父皇武宗, 也超过了建立大景朝的太/祖,将版图扩大了几倍。

也有西方的历史学家, 抨击他是残忍的杀人魔王。证据是比照大景武帝时期的版图。仁帝在继位以后, 疯狂向外扩展的二十多年里,吞并了大景周围多个国家的同时,也灭绝了了那些国土上生存的民众。

这样的言论, 除了引起史学界的各种争论, 引发西方的殖民史是不是包含土著的血腥, 也没有拉低了景仁帝在帝王历史上的地位。

反而是抨击景仁帝是杀人魔王的史学家, 受到景仁帝的狂热粉丝, 给他们寄刀片、寄子弹头的威胁。

景仁帝不仅自己在历史上站了重要位置,与景仁帝并肩的还有他的皇后,承继他的帝位的嫡长子徒亘、怡亲王徒旦和辅亲王徒丞、帝后所出的嫡公主金珠。

这位嫡出公主在景仁帝夫妻的娇纵下,将大景的女子地位,提到了与唐朝差不多的位置。女孩子不仅仅可以在五岁的时候,就与男子一样去学堂读书。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她居然讨得了太上皇和圣人的恩旨,带领一大帮同龄的女子,与男子同堂参加科举。从县试开始,到会试,最后还真的有女子,凭借自身的才学中了进士。

有熟知历史的饱学之士,会指着正史的记载,与人分说女子与男子一同读书,分明是在景仁帝登基以前就有的政策。

可这样有凭有据的话,是没什么人愿意去相信的。

那些通过科举而得官位的女子,很少能去做下面县郡的主官。开始的时候,多数都是在皇家科学院、皇家医学院、皇家图书馆等处,得到一个辅助的小官职位。慢慢地,在六部的低阶官员处,就常常能见到她们的身影了。乃至到了后来,参与科举的女子越来越多,甚至凭借卷面考试成绩,能在县试胜过男子,在秋闱与男子不分轩轾。这引来了朝廷内外、上下更多的反对抵制声浪,在朝的官员,开始排斥已经出仕的女官。

这位金珠公主在已经逊位的太上皇、景仁帝、还有她已经登基为圣人的嫡兄景瑞帝处,说话颇有份量。她在同胞兄长景瑞帝、怡亲王和辅亲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