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283节(2 / 3)

加入书签

没能力教导自己的嫡长孙。”

稀罕吗?

我贾代善才不稀罕太傅教导我孙子呢,那都是太傅做外祖父的,要逗外孙子的解闷。

“你呀老贾,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这么着,朕先留瑚儿在东宫住几天,看看与太孙能不能合得来。唉,当初明允和恩侯可是打了大半年呢。”

贾代善心说,你当着孩子说这话好吗?你就不怕我孙子像他爹,敢和太孙动手?

徒亘天天在慈宁宫接受太上皇的教导,得天独厚之外,还是有些寂寞的。他虽和哥哥弟弟玩的好,但是俩哥哥都去上书房、和叔叔们在一起读书。在宫里除了隔几天,自己能与兄弟们吃一顿晚饭,再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与进宫的宗亲的嫡子吃顿饭。可对宗亲那些人,父王和母后反复提点了不能和他们走近,身边不能少带了人。而且,皇祖父也提点了自己很多次,还把自己小时候中花那事儿,反复拿出来说。所以徒亘与,宗亲的所有人,处于偶尔能见面、但不能拉手的状态。

不知道的人会说,太孙和太子一样,不喜欢别人的触碰。

而现在,太上发话要留对面坐着的贾瑚,在东宫住几天,徒亘的心思就活起来了。他暗暗下决心要留住贾瑚,好有个玩伴。听皇祖父的意思,贾瑚的父亲是敢和父皇打架的,自己让着他一点儿,不和他动手,就好留他长住宫里了。

等圣人忙完前朝的政事,贾瑚已经在东宫住了有一段时间了。圣人发现太上皇把时间安排的很妥当。贾代善或是贾赦,每天要抽一个时辰去教导他俩武功,张太傅每天抽一个时辰给这俩小讲学,余下的时间由太上皇看着安排人教导文武。徒亘和贾瑚相处的甚好,没像原身和贾赦小时候一样,常打成一团。贾瑚五天回家住一晚,那一晚徒亘就去坤宁宫吃饭,留在坤宁宫和徒旦一起睡。

圣人在心里笑这俩孩子,像是寄读的小学生。他吩咐皇后要善待贾瑚,别让贾瑚在宫里受了委屈。石氏知道贾家父祖几代人,都是皇家倚重的人物,且太孙和贾瑚处的又好,她满口应承。

盛夏过后,东印度公司的赔偿到位了,胡鸿按约定释放了付清赎金的俘虏。当近千名的俘虏离开马尼拉城的时候,他们回头看自己这大半年修建的马尼拉城城墙,又高又厚了很多。

以后再想轰塌马尼拉城墙就难了。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事情,大景的军舰占据了strait of malacha,百十艘炮舰在他们经过的时候,耀武耀威地横亘在马六甲海峡。

这不仅使来源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代表,还有和他们一起离开的、付了赎金的西班牙几个贵族,都对大景的武力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既往的殖民策略——先试探实力,再用武力征服。如果征服不成,就按规矩正经地经商。然后再找机会,用武力拿下的套路,在大景这里行不通。而且好像只剩下平等地、按规矩经商这一条路可走了。

这是朝廷给李准带着的南洋舰队的任务。李准带着舰队一路向南,一路肃清所经海域的海匪,半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胡枭给他的羊皮地图上指定位置。

接了李准传回来的消息,朝廷重启了和西洋的贸易,朝廷同时也开启了新一轮的征兵。

圣人对贾代善说:“荣国公,朕看这兵役得改改了。”

贾代善也觉得军卒不足,尤其是安南那边最近不消停,还有李准、施琅都要人。

“圣人看怎么改好?”

“取消原来的征兵法,十六岁以上到二十五岁之间的男性,必须都去军队服役三年。你看如何?”

圣人一句就把贾代善说懵了。

“圣人,有的人家只有一子啊。”

“一子又如何,可安排到当地或附近的县城驻军。也可以等他在二十五岁之前,有儿子之后了再征。”

贾代善捋着胡子想了好一会儿,问道:“按圣人这么说,不用二十年,那就是全部青壮都服过役了,真遇到临时征兵,这些人略加训练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圣人点头,“这折子就要荣国公你斟酌着上吧。”

贾代善:……

圣人哎,不带这样坑人的啊。明明是你要修改兵役的,现在变成是我贾代善提议的了!

圣人等了一会儿,不见贾代善表态。

他不温不火地说:“荣国公不肯那就算啦。”没等贾代善笑出来,圣人的下半句话,没把贾代善吓个好歹,“回头朕和恩侯说。”

“圣人,”贾代善赶紧阻拦,“老臣定在后天的大朝会启奏此事。”

“如此就请荣国公费心了。”

贾代善绷着脸离开了圣人处理政事的文渊阁。想了半天不甘心,又寻去太上皇的慈宁宫,忍不住和太上抱怨起圣人来。

太上听贾代善含着骨头露着肉地抱怨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开口。

“老贾啊,明允也是为恩侯好。你想想你上了这个折子之后,你家老二会带头从军的。恩侯又是西北厮杀过好几年的。谁敢说你有私心!你是一心为了朝廷啊。”

把贾代善堵得啊,后悔来找圣人说这些了。

“老臣就是担心,这样的奏折上去,会不会引起民心浮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