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成立投资促进署(1 / 2)

加入书签

陈少白还是担任市府办公厅主任。陈无诺仍旧担任龙观日报副总编。林雨月还在电视台当主持人。

张东峰这段时间同样坚持下乡,同样召开现场会。不用再向钟九歌进行请示和汇报,也没有人进行阻拦,张东峰做事完全可以快刀斩乱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龙观市投资促进署正式揭牌成立。

这意味着,龙观将以此为契机,全面理顺全市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体制机制,构建全市“一盘棋”的招商引才新格局。

这是张东峰进行提议成立的一家新机构。他认为开放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龙观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龙观市始终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工作之一,持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在成立大会上,张东峰发表讲话:“成立龙观市投资促进署,就是要加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力度,进一步强化招商线与人才线的联动互动,用项目聚人才、用人才带项目,在项目信息、渠道资源、招引政策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

“要强化‘双招双引’,探索实施‘人才、资本、项目’打包引进模式,推进项目和人才招引深度融合。”

“下一步,龙观市将强化统筹,打造招商引才新格局。与此同时,紧盯趋势,拓展招商新赛道,比如围绕资本流动新变化,开展金融资本融合招商;围绕双碳目标新机遇,开展节能环保产业招商;围绕技术变革新发展,开展商业航天、元宇宙等领域前瞻性产业招商;围绕企业布局新变化,开展跨国企业和央企招商等。”

“此外,龙观市还将整合资源,优化招商新渠道。根据重点招商方向,精选机构开展专业领域合作招商。”

张东峰提议新组建的龙观市投资促进署,作为市府派出的行政机构,归入市府常务口管理。

同时,设立产业研究院,作为市投资促进署下属事业单位,撤销市商务局下属市投资促进中心。

另外,张东峰还提议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让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致人才的一封中秋家书,以其绵绵的情意和满满的真诚来打动人、吸引人。

“各位在龙观市及龙观籍人才朋友:见字如面。值此中秋佳节,谨以此封家书送上我们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这封家书,纸短情长,讲述了龙观最新的变化,向广大关心龙观市发展的在龙观市的人才或在外打拼的龙观籍人才送去一份熨帖的问候,感谢他们在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奉献创新,为龙观的成长和跨越所做的付出和努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您身在何处,月光所照,皆是故乡。龙观永远敞开怀抱,等待并守护着每一个心怀梦想、踏实奋斗的家人……”

质朴温馨的语言背后,流露出龙观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尊才爱才惜才重才之心。

“过去逢年过节,我们也会向广大人才朋友送去祝福。而这一次,根据张书记的

。指示,我们直接回归到‘人’的本身,通过家书的形式,让身处五湖四海的人才朋友感受到来自家乡的这一份惦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道。

以此为基础,龙观日报联合市委人才办推出中秋特别策划“遥寄家书话婵娟”活动,邀请广大人才通过书信或者视频的形式,晒出自己的中秋感想和乡愁故事。

“家书抵万金、月是故乡明。”有专家用一口龙观话,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泸海市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为两地的引资、引智、引进人才牵线搭桥,希望两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间共创共建、共享共赢。”

“中秋佳节倍思亲,思念热情温暖的龙观乡亲和近邻,更思念远在龙观的家人和好友。今年因为研究工作繁忙,无法回到龙观和大家相聚,实感遗憾。在此举杯向明月,祝福美丽的龙观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机会一定回龙观报效家乡。”某专家进行回应。

温暖、感动、振奋、思念、期待、幸福……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才们寄出的“家书”纷至沓来。

他们之中有花甲之年依旧为家乡的发展穿针引线的龙观籍人才,有而立之年为科研事业全身心打拼的青年才俊,还有正在为龙观市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的“新龙观人”。

一段时间后,张东峰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暗访督查城乡建设与治理工作。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努力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一刻也不放松”的紧迫感,以过硬作风补短板破难题,以昂扬状态抓落实创一流。

在宁曙县集士镇,张东峰详细了解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社会治理等情况。

他强调,要坚持全市“一盘棋一张图”,突出区域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统筹兼顾、条块结合,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实现国土空间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益,建设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都市乡村、田园城市。

随后,张东峰来到镇西县古林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督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检查智治平台运行情况,要求全市乡镇(街道)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基础,迭代升级智治平台、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