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驼峰航线亲历险(1 / 2)

加入书签

抗战时期中国有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就是中缅公路。由于东南沿海被日军封锁。中越交通线也被日军切断。中缅公路成了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

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抗战初期,英国居然屈从于日军的压力。关闭了中缅公路。让中国处竟更加艰难。后在美国强烈的反对下,英国与日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又开放了中缅公路。

日军占领越南以后,兵锋直指缅甸。英国缅甸的驻军实力不济,于是急忙和中国政府商谈成立远征军。是企图利用中国帮助英国守卫缅甸。中国为了保证中缅公路的畅通。于是同意成立远征军进入缅甸。

英国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既希望借助中国力量阻挡日本,又担心中国对缅甸事务介入过深影响英国宗主国的地位。双方貌合神离决定了第1次远征军失败的命运。

日本军各个击破中国远征军和英国驻缅军。部分中国军队从野人山回国。损失极为惨重。部分中国远征军为英国军队殿后进入印度。

中国远征军进入印度,英国军队居然要中国军队缴械。由于在仁安羌大捷中。中国军队救出了大量的英军和新闻记者牧师等平民。所以拒不从命,据理力争。英军不得不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总而言之第1次远征军和英国合作是不愉快。

由于美国的强大,在和中国的合作中,英国逐渐处于次要地位。在美国的提议一下,由美国出钱出武器装备出教官英国人出土地供应后勤。成立了印度远征军兰姆伽训练基地训练基地。

美国人史迪威认为中国军人是最好的军人,但营养不良,缺乏训练,装备低劣。建立兰姆伽训练基地的目的,就是要给远征军良好的饮食,严格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同时利用驼峰航线回程的空机位。中国也派了许多军队到兰姆伽进行集训。

单和去兰姆伽训练基地。是想看一看美军训练有没有什么新颖之处,看一看远征军的装备和训练效果。

特战队员们赶到昆明。搭上了去印度的驼峰航线回程飞机。

飞机机组人员给他们每一个人一个呕吐袋。然后告诉他们一些注意事项。

飞机开始起飞了,由于装载的主要是去兰姆伽训练基地的士兵。载荷还是比较轻的。飞机轻快的滑跑。轻巧就飞上了天空。感觉还是很平稳舒适的。

出了云贵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麓。飞机开始变得非常的颠簸。山与山之间,经常有切变风。这种切变风是难以预料,变化莫测。飞机穿行在山麓之中。就像大海里面的一只小船,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极难控制。

机舱里面的人每个人都紧紧的抓住固定物。以免成为保龄球在机舱相互撞击。胃像翻江倒海一。谈。特战队员们拼命的压住,在飞机上呕吐太丢脸了。

由于前面的山越来越高。飞机开始爬高。由于飞机没有加压舱,也没有空调。气压越来越低,气温越来越低。

由于气压低,氧气供应量不足。大家脑子都有点迟钝,也感到特别的累,耳膜内外压力不同导致耳鸣,耳朵疼疼。血液内供氧不足,头开始疼起来。

气温也开始下降。从温暖如春的昆明20多度。逐渐降到十几度,几度。虽然每个人都发了一张毯子。但在几度的温度还是的全身僵硬,不停的打哆嗦。

机上工作人员安慰大家,马上翻过这座山就要降低高度了。大家忍耐一下。

过了半个小时。飞机终于越过喜马拉雅山麓,开始降低高度。气压慢慢开始回升,氧气慢慢开始充足。温度也慢慢开始提升。飞机也飞得非常的平稳了。慢慢的机舱上的人都活了过来。大家开始放松起来。大伙聊起天来,有的人开始吃飞机上提供的食物。都是些饼干糖果面包什么的。

飞机上的乘客们轻松起来。机组人员却非常紧张。单和看到机组人员全部在驾驶舱内向机外四周观看。他迅速打开地图查看起来。这里是个飞行的好地方。但是也是日机活动的好地方。

虽然是凌晨三四点。是人生物中最困的时候。按道理这个时候没有日机出来活动吧。山河掏出夜视望远镜,开始向远处观察。

平安无事,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这里属于敌人飞机活动最远端。虽然他们经常来这边,但不能呆多久他们就要回去,不然燃料就不够了。

眼看就要脱离危险区域。单和正要松一口气,突然隐隐又要看到后面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红点在闪烁。他感到不对劲,聚精会神的观察起来。红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他确认这就是敌机追过来了。

他提醒机组人员有日机在从后方迫近。驾驶员开始加大马力,加速爬升。他要飞到高空取得一定的势能。这样方便随机应变处理敌人的工作。

这两机相距600米的时候,日机开火了,长长的火舌向他们的运输机扑来。鬼子驾驶员按住扳机不放,完全是清空子弹的节奏。运输机左躲右闪,漫天的弹雨,终于有几颗7.7毫米子弹击中了飞机。当当直响。

机舱上里的乘客许多吓得抱住头。驾驶舱传来欢笑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经脱离日军战斗机的控制范围,刚才的空域是日机控制的最远端,再往前是美丽的阿萨姆邦,我们的飞机将是安全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