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群山环绕巴蜀地 惊雷点醒…(2 / 3)

加入书签

方还把自己当成了知己,不管怎么样,这个情得记着不是?

“小可虽然颇通文武,曾经也拒绝为朝廷效力,但是俗话说的好,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许贯忠叹气道:“谁又真的愿意隐姓埋名,蹉跎一世!”

“许兄,那为何黄宣抚要替你向朝廷请官,你一直不同意?”杨明禅疑惑道:“不然那护住剑门关的滔天大功,如何能白白便宜了吴玠一人!”

许贯忠闻言没有回话,而是邀请杨明禅一同下了马,然后慢慢走到一处风景绝美的山间开阔处。

“敢问杨兄。”许贯忠抬手指向前方:“这大好的万里江山,是何人的江山?”

杨明禅闻言心头一惊,他没想到许贯忠突然一本正经的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这当然是大宋天下,赵家江山。”杨明禅和着稀泥笑道:“许兄这一问,怎么感觉怪怪的?”

“杨兄不愧是黄宣抚的心腹之人,说话总是这般滴水不漏。”许贯忠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又抬头直直的看向远方,神色中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说。

杨明禅见他没了心思,感觉有些对不住许贯忠,毕竟人家和自己敞开心扉了,如果太过冠冕堂皇,这也并非君子之交该有的。

“许兄刚才一问实在太大,你让在下如何回答?”杨明禅客气的说道:“可先贤曾有言,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倒也是至理!”

许贯忠知道杨明禅不会这时候盲目的对大宋朝廷有何非议,毕竟他吃的是黄潜善给的饭。

可是这个回答却也足够了。

“杨兄之言虽然没错,可小弟却有不同看法。”

“许兄尽管言来。”

“这个天下,乃能者之天下。”许贯忠缓缓说道:“而这也是我不愿让黄宣抚为我向朝廷求官的原因……”

“许兄,你这……”

杨明禅能做黄潜善的心腹,绝对不是傻子,特别是那天生的好记性,让他很快把许贯忠今天所有的话全都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而得出得结论是:

我许贯忠不是真的喜欢清闲,也不是真的喜欢每天游历山水,不然我又何必去救剑门关?

我想做官,可我不想做大宋朝廷的官!

“许兄,您似乎对朝廷的怨念颇深啊。”杨明禅一时半会不知道如何接话,只能有些尴尬的笑笑。

“哼,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朝廷已经千疮百孔,暗无天日了吗?”许贯忠生气道:“曾经我也为能够立身朝堂造福万民而悬梁苦读,可是蔡京、王黼等贪官把权,哪怕你读书万卷也敌不过人家有金银供奉。后来报考武举,想投笔从戎,灭夏贼收燕云,立不世之功,可你武艺再好,能敌过主帅昏聩、军令不明吗?”

“我为何宁可游历山水,也不愿意踏入官场,就是看透了那朝廷的乌烟瘴气。”许贯忠接着道:“如今只有你我二人,我也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没有先帝的昏庸,哪里有那么的奸臣当道……我难道不能怨言?”

尽管这个年代没有后来的文字狱,言论相对来说还算自由,可是许贯忠这么直言不讳的说皇帝坏话还是让杨明禅吓了一跳。毕竟你骂蔡京、童贯、王黼这些人,你把他八辈祖宗都骂了,谁也说不了一个不字。但是你直接骂赵佶,可让我如何接着你的话头继续往下说?

许贯忠似乎猜到了杨明禅的顾虑,没等他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回答,直接继续说道:“杨兄饱读诗书,年少成才,以你的才华却没有功名在身,还得得遇黄宣抚方能满足温饱,这难道不值得我有怨言,不值得人生气?”

人啊,最怕揭短。

可是人们又最喜欢同仇敌忾。

正如许贯忠所言,杨明禅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他的书法文章连许贯忠都是真心佩服,只不过平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一些看法不够务实而已。所以尽管少有才名,可却一直没有考上功名,后来还是经人引荐认识了黄潜善,却不想二人极为投缘,时间一长,便成了他的心腹。

只不过文人没有功名在身永远是个心底的痛处,而此时被许贯忠言语提及,杨明禅居然没有一点怪他的意思,反而被他言语所感,直觉得自己的遭遇全都是昏君和贪官所造成的。不然怎么可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上?要知道幕僚与官员那完全是两码事,你只能靠着别人的信任而起落来决定日子过得好不好,而且人家想赶你走,随时都能赶你走。

说得好听点是幕僚,说的难听点,与家奴无异!

“杨兄,如今天下大乱,你真的愿意做一辈子幕僚,而没有年少时一展报复的雄心了吗?”许贯忠恰到时机的说道:“我不愿意在成都闲坐,是因为心中彷徨,而此地除了你,我再也找不到可以倾诉之人了……”

许贯忠的话,让本就心有所感的杨明禅更是感动不已。

是啊,我难道做一辈子幕僚?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干一番事业?

“许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明禅一本正经的问道:“可是请恕在下愚钝,咱们如何能摆脱现在困境,而一展心中抱负呢?”

许贯忠闻言,再一次抬手指着前方高耸入云的群山,正色道:“天下,能者居之。远处的武侯祠,难道还不能让咱们找到一条明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