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定计(1 / 2)

加入书签

吃完晚饭,这西安府的三月下旬,已经很热。

古代没有空调,朱翊钧坐在后院里乘凉。

知府尹伸前来求见。

“臣参见陛下!”

朱翊钧正喝着凉茶,也不说话,先把尹伸晾在一边。尹伸不知道皇帝的套路,心中顿时疑惑起来。

皇帝宣自己来,怎么不说话?

难道是对自己不满意了?

那赵奕鸾刚刚被处斩,现在尹伸心中还跌宕起伏,被皇帝这么一叫过来,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而皇帝又不说话,这气氛压抑得他好生难受。

过了片刻,朱翊钧才道:“尹爱卿。”

“臣在。”

“咸阳县北边的田是谁的?”

听皇帝的声音慢条斯理,但是尹伸内心一紧。他是知府,管理了整个偌大的西安府,哪里能知道咸阳县北边的田是谁的?但皇帝突然这么问,自己总不能立刻就回答不知道吧。

犹豫了好一会儿,尹伸才尴尬道:“陛下恕罪,臣不知。”

这位尹知府,虽然也拿钱,不过,人品还算很不错的。

朱翊钧看得出来尹伸有些担忧。

于是,耳边却传来皇帝温和的声音:“朕告诉你,那里是秦王的地。”

“这……”

在尹伸错愕之间,朱翊钧将锦衣卫呈递的一封供书递给了尹伸。

“这是延安府巡抚王国瑚的招供书,爱卿你看看。”尹伸接过来一看,顿时大惊:“这……”

这王国瑚和张再继,还有安塞县的张才,居然要把大量的粮食,卖给秦王!

而且这些粮食都是赈灾的粮食!难怪皇帝要在那里杀人的。

“尹爱卿,最近西安城的粮价是不是涨得有些不正常?”

皇帝这么一问,尹伸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大明朝的官员们各个都是人精,怎么会不知道呢?

秦王低价从张才、王国瑚等人手中购买粮食。但是他并不缺粮食啊,咸阳县外的地都是他的,成片成片,朝廷每年还发一万石的粮食。

他足够吃的。而这个时候他还买什么粮食呢?

明显就是低价收购朝廷的赈灾粮食,囤积起来,然后高价卖出去!

“陛下,这……”

朱翊钧故作痛惜道:“尹爱卿,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置?”

尹伸立刻道:“臣以为,当严查!”

尹伸为什么会这么建议呢?那也是有原因的,他的西安府现在压力也很大啊。

一些乡绅和商人都在屯粮食,秦王屯的是最多的,这样下去,对他赈灾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弄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谁愿意掉脑袋呢!

“朕问的是处置方法。”朱翊钧说了一句,又补充道,“爱卿回去好好想想,明日早上给朕。”

“是!”

为什么要给尹伸时间呢?

因为大家都知道,杀宗室这种话,当面不太好说出来。尹伸回去不是去想的,是去写奏疏的。

小皇帝杀心极重,手腕极佳,这一次理由不错,肯定也会把秦王给做掉。

做掉秦王后,他西安府的赈灾压力会大大减少,这何乐而不为呢?

朱翊钧当天就找了个名头,把原按察使赵奕鸾的官印给了尹伸,让尹伸兼按察使。这是个看起来很矛盾无语的任命。按察使的存在就是为了监督地方官员,现在地方官员却成了按察使。

难道要自己监督自己?

朱翊钧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这就是进一步暗示尹伸:你大可放心的去搞事情,球员、裁判都是你!

按说管理宗室是礼部的事情,但温仁人还京师,若真按照流程走下去,以京师官员那些尿性,估计没有三个月,也有两个月才把流程走完。这显然是不行的,非常时期肯定就用非常手段。

第二天,朱翊钧在巡抚衙门。

秦敬王朱敬镕着亲王蟒袍,前来陛见。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秦敬王与朱翊钧的血亲已经很远了。他是朱元璋的嫡二子朱樉这一脉的,世代都在陕西西安。

说到这里,就又不得不说大明朝的宗室们和猪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这里不是说他们笨,而是说他们好吃懒做,朝廷出钱。

朱元璋当时封的秦王的一脉,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还有王爵,不仅如此,朝廷每年给万石。

不仅如此,他们自己还在地方上到处兼并土地。

若是换做之前的王朝,宗室朝了那么多代,早就没落了。

比如汉朝的刘秀,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九世孙,出身的时候不也是没落成农民了吗?

也就只有咱大明朝的宗室制度最奇葩了。

按理说,眼前这位秦王,除了和朱翊钧是同一个先祖皇帝以外,体内的血脉早就已经疏远到没有边际了。

就算朱翊钧睡了他女儿,生下来个娃,也绝不算近亲结婚生子。

就是这么个远亲,朱翊钧每年还要给他一万石。

这在正统的历史上是每年都发生的。

但此时这个朱翊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