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文曲星下凡(1 / 2)
民间有一种习惯,夸赞当届状元为文曲星降世。
大儒圈内对于这样的说法,往往是一笑而过,因为即便是某届状元的策论,在他们眼中最多算的上佳篇,距离警世级别都还远,更别提镇国了。
但是这一次不同。
除了拉一个总榜外,录取规则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排名前一千位与往年举人同等待遇,之后则算为落榜!
初审很快结束,张三等人表情凝重的拿出他们初筛的三千份试卷,换句话说,有七千份已经被舍弃掉了。
“大人,今天实在太过惨烈了。”
“怎么惨烈法?”吕调阳问道。
“如果是下官参与到本次科举,很有可能会落榜。”张三苦笑道。
吕调阳认真道:“那恰好证明这样做的是对的。”
“时间紧迫,开始吧。”李大儒说道。
相应的礼节结束之后,众人开始专心的工作起来。
以大儒们的水平,往往看了一段,就知道下面的部分要说什么。
所以看得极快,只有出现那种好的文章,大儒才会仔细阅读。
“此篇字佳,但内涵不足,一切论述如浮萍,缺少着力点。典型的假大空。丙等。”
“此篇不错,风骨俱佳,当为乙等。”
“此篇佳作,【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为点睛之笔,可惜单有气势,无法更进一步,成为警世名篇啊。”
每个阅卷人对着自己的手里的试卷一阵长吁短叹,尤其是那些处在警世名篇边缘的佳作,只要多一些生活经验,多一些感悟,肯定能成功的。
但万事没有如果,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往往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哪里听得到民间疾苦。
很快,第一篇警世名篇出现了。
杨傅看着卷面上的字体,他太熟悉了。
“李月明……”
无论观点,还是论据都极为扎实,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具有一定可行性。
虽然李月明多次让自己下不来台,但是这一刻,杨傅选择了遵从内心。
“警世佳作出!”
随着杨傅的宣布,所有大儒纷纷围了上来查看。
“不错,不错。”
“毫无疑问,当为警世!”
所有学宫教员,都认出了李月明的字。
“果然是陛下与张居正看好的人。”
张居正眼看读书人那种看到好文就要探讨的劲要上了,急忙打断,“陛下可等不及了啊。”
“对,对,对。”
“没错,别耽误正事。”
众人慌忙回到自己的位置。
片刻后,孔廉看到了朱翊钧的试卷。
作为看着对方答题的监考老师,对于这篇文章的质量自然无需多说。
“镇国篇,出!”
众人听闻,又急忙跑过来看看到底是谁。
“陛下的啊。毫无疑问,当为镇国!”
“可是第三题有些太过激进了吧。”
“我也认为如此。”
张居正见状,认真说道:“按老规矩,有异议的先放一起。”
“好。”
“听首辅大人的。”
这之后,再也没出现聚堆的现象,每个人都让自己按照张居正的要求做。
虽然大家看文章都是一目十行,但终究无法与天边的落日比速度,结果一直挑灯夜战到四更天,才将全部卷子看完。
张居正对哈欠连连的读卷官们提议道:“一会儿天就亮了,索性把名次排出来再一起睡吧。”
“好,听首辅大人的。”部分大儒早已年岁大了,长时间阅卷,可谓是个极为费脑子的活计,现在完全被带乱了节奏,加之一宿没睡,头晕脑胀,基本上是任由张居正摆布了。
最后张居正走到有争议的卷子堆,又扫了一遍。一共五十五份。其中三篇是需要商讨是否为镇国的;剩余五十二份则是商讨能入进入警世。
半个小时之后,关于五十二份的谈论已经结束。
众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安静摆放在桌上的三篇文章。
张居正便拿出正中央的一份,给众人说道:“诸位看看,此乃陛下所著,诸位有何异议?”
所有人没有立即说话,他们有的人一生难求一篇镇国名篇留世,如今竟有三个年轻人能有此殊荣,尤其是朱翊钧,已经多次做到。
孔廉对着三篇文章感叹道:“如此多的英才加入,这应该算是史上最强的一介科举了吧。”
“没错,他们的成就必能照耀大明未来前进的路。”李大儒附和道。
“这才是真的文曲星下凡啊,天佑华夏,天佑大明!”
“首辅大人,老夫有一事想问。”
“刘大儒请讲。”
“本次京察搞的轰轰烈烈,是不是就为了这些后起之秀?”
张居正也不否认,“也是陛下的意思。”
“但陛下整篇策论看下来,总结下来是【稳农,强兵,重商】,三个方向同时实施的话,国家现在如此情况,能否受得了?”
天下人都清楚,一般状元的文章往往就是当时国家的政治方向的一个缩影。
张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