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高丽婢(上)(1 / 3)
不过相关事态的最终恶化,应该是发生在1762年,也就是七年战争结束之前的那一年。而现在,七年战争不过才刚刚开始第一年的厮杀而已。如果海宁想要挽救这个年轻人的命运的话,留给他的时间怎么看都是相当充足的。
两天之后,李愃在一次出巡的过程当中接见了海宁。这看上去并不像是什么正规的外事活动,但实际上这是海宁主动要求的结果,他并不想在驿站那样的官样场合与对方会面,因为他并不是大清帝国真正的官样人物。
李愃虽然不能理解他在这方面的讲究,但环球集团如今声威正炽,他也不好在这等小事上驳了对方的情面。
只不过今天的天气似乎不太好,至少对于出巡来说不够友好。这阴沉沉的样子似乎随时都能下起雪来,那样的话返程恐怕就会变得困难了。
李愃也有些不太确定,为了面前这么一个人物而冒这样的风险是否值得?对于金枝玉叶一般的王世子来说,哪怕是简简单单的风雨,似乎也不被认为是应该承受的。
海宁并不知道这位王世子心中在盘算什么,他其实也不在乎。在两人相见之后,他们只是简简单单的互相见了礼,甚至寒暄的话语都没有多讲几句,然后就并辔而行,准备到附近一处看起来风光还不错的山坡上去再进入正题。
跟随海宁一起来到半岛的那几位蒙古姑娘,此时便夹杂在王世子的随从队伍当中,她们古怪的着装和语言很快引起了其他人的议论,这些议论甚至很快蔓延到了海宁的身上,但海宁仍然只顾着欣赏周围的景色,即便是王世子因此而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也没能从他这里换回任何解释。
山坡在不久之后就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随从们被打发的远远的,但海宁却没有驱赶蒙古姑娘的意思。他向王世子解释说:“这几个丫头的汉语都还讲的不太利落,他们不会影响我们谈话的。”
王世子点点头,他当然不是不认识蒙古人的装扮,只是不清楚海宁这个华夏贵胄怎么和蛮夷混在了一起。海宁却只是笑笑不说话,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几个女孩到周围嬉戏就可以了。然后,他转过身去,终于用于一种郑重其事的表情看向了那位王世子。
李愃清晰的觉察到了周围的氛围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他毕竟还年轻,根本无法清晰地体察出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味。而海宁在这种氛围之下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他从容不迫地问出了一个与此等氛围十分契合的问题。
“殿下可知,你的父王对于环球集团合作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态度?”这个问题让李愃微微愣怔了片刻。倒不是海宁选取的这个角度过于清奇,而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他作为处理朝政的坚国世子,早就已经对另外一些七荤八素的琐事,将这件事情的印象给冲击的淡忘了不少。所以现在的他倒是一时半刻之间真的记不起他的父王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态度了。
海宁一见他这副姿态就知道他是误会了,他赶紧解释说:“我问的,不是几年前大清帝国东印度公司来访时的态度,而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对我们的态度。”
“噢,最近一段时间啊。”李愃好像是终于明悟了什么,然后才说道,“当年父王对你们的到来就是有所疑虑的。但是他不敢得罪天朝上国,所以只能任凭你们往来贸易。不过,集团对朝鲜向来是极其公平的,说给多少钱那就是给多少钱,从来没有打过克扣,也没有欺负本地臣民的事情发生。所以,不管父王的态度如何,我们举国上下对中印度公司的态度都是极好的。”
“这样啊。”海宁微微笑着看向了对方,他知道对方在刷小心眼子。他没有提他的父王在近期对环球集团是何状态,这是明摆着不同正面回答海宁的问题。但他却引入了臣民们的观点和感受,这分明是试图通过对比和衬托来展现另一种现象。
他为何要展现这种现象呢?当然是因为他想试探海宁。
他想试探海宁是否愿意借助这些支持者的力量去做什么,因为海宁不会平白无故的去问国王的意思。至于这些臣民们是否会在关键的时刻真的去支持海宁,那根本不重要。因为臣民只不过是一套说辞,到时候真正会发挥力量的肯定是他这个与海宁进行实际接触的世子殿下。
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在他的回答当中,他的父王被偷换概念一般的拿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实质内容,就是他自己的那个臣民概念。
这说明什么呢?他想趁着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权限,而他的对手当中显然也包括他的父王。
只不过这种简单明确的描述对于海宁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阅读的障碍。实际上,对于对面的这位世子殿下来说,想要让海宁清晰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敢把话说的太过模棱两可。这虽然在客观上导致他的话语过于浅显,但实际上他既然选择了这样的交流方式,就已经足够证明他的政治手段上也是过于浅显的。而且即便撇开这一点不讨论的话但,从海宁对他的直观感受上来说,他在某些意愿的表达上,也确实找不到更加完美的修饰,以至于某些意思不可能不如此简洁而又露骨的表达出来。
总之这位年轻的王世子虽然天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