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加入书签

嘉和十一年,三月的安北,天气依旧没有回暖,昨夜还下了薄薄的一层清雪。一大清早,明月刚刚起来梳妆,夏荷快步走进来,笑道:“姑娘,姑娘,刚刚我去前院,许家来下聘了,聘礼摆了满满一院子呢,可见许家是多么重视姑娘。”

明月戴簪子的手一顿,她回头看着夏荷道:“这么快就下聘了?许家上个月才着人来提亲的。”

秋霜给明月捧来一盒首饰,道:“姑娘是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明月摇了摇头,没说话。戴完首饰,明月转而道:“姨母回信了吗?”

秋霜正在收拾那些首饰,闻言道:“还没有,不过想来快了。”

一个丫鬟撩起软帘,进来禀告:“姑娘,侯爷让您用完早膳去一趟书房。”

明月点点头:“知道了。”

吃过早膳,明月去了父亲的书房。父亲今日未去军营,想来是许家下聘的缘故。

明月走到书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侯爷,叶家姐姐仅离开三年,您就把明

儿嫁去上京,姐姐会不会怪我们?”

明月在心中冷笑,仅仅三年过去,父亲就让裴乐知进了书房。明月没有等父亲回答,就道:“父亲。”

明道清今日穿着便装,少了往日的威严。他抬头看了过来,表情有微微的不自然,但随即恢复正常。坐在他身侧的裴乐知站了起来,几步走到门口,想拉明月的手,明月不着痕迹地避开,冲裴乐知微微福了福身。裴乐知讪讪地收回了手,转身对明道清道:“侯爷,你和明儿有事要谈我先回去了。”

明道清点了点头,裴乐知迈步走了出去,随即回头道:“侯爷,午膳您还在书房用吗?今儿威儿特地跟先生告了假。”

明道清听到庶子为了见他特意告了假,微微皱了皱眉,道:“让他好好读书。”随即,明道清又补充道,“我午后去看看他。”

裴乐知脸上有了笑容,福了福身,转身带着丫鬟离去。

明月对父亲拜了拜,道:“父亲,您找我。”

明道清点点头,对明月道:“坐吧。”

明月在父亲左下首的椅子上落座。明道清见明月坐下后,开门见山道:“想必许家来下聘的事你也知道了,念在你尚未及笄,许家先下聘,等年后,你及笄了,再成婚。”

明月听见父亲说这些,脸色一红,低下头,声音微弱:“女儿听父亲的安排。”

明道清看着女儿,心中不禁涌起愧疚,三年了,女儿不知何时变了,之前那个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古灵精怪的女儿不见了,变成了现在这副乖巧懂事的模样。他多希望见到女儿以前撒娇的模样,可是自从夫人叶容澜离世后,女儿就变得异常乖巧。

明道清心里叹口气,道:“你收拾下东西,下个月让何福陪着你去上京,你日后要在上京生活,提前去那里适应适应吧。”

明月站起身来,冲父亲福了福身,道:“女儿明白。”

五月的天,上京城中早已热了起来,街上行人穿着单薄的夏衫,富贵人家已经开始在室内用上了冰鉴了。

傍晚时分,天边映着晚霞,霞光铺洒在上京城中最繁华的一处街道上,映照得京城流光溢彩,仿似被笼罩了一层薄纱。

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缓缓驶过,路上的行人纷纷猜测,这定是哪家权贵家的马车,马车行过,发出辘辘的声响。

马车驶到一处巷子里停了下来,车夫下车之后,将马凳放在车前,一只白皙莹润的手缓缓挑开车帘子,里面走出来一个女子。女子外罩一件绿色缠枝莲织金缎面褙子,里面穿着同色的齐腰襦裙,头上戴着一只玉钗。女子走出车厢后并未直接下车,而是抬头看了看面前这座雕梁画栋的府邸,门口的两个大狮子仿佛在昭示着这座府邸主人的威严,四年来,这里依旧,只是物是人非,四年前她来这里还有母亲陪伴,可是此时母亲早已化作一堆枯骨,明月心情复杂难言。

门上的匾额写着两个大字:明府。这乃是镇北侯明道清在京城的府邸,是她在京城的家。

明月缓步走下马车,随即看向门口站着的人。那人四十岁上下年纪,中等身材,左手臂不太灵活。他赶紧走过来,向明月行礼:“大姑娘,您终于到了。老奴接到将军的信之后就一直盼着小姐,本以为大姑娘下午就会到了,没想到日落时分才到。”

“安叔。”明月微微俯身,虚虚地扶了那人一把,颔首道,“我路上耽搁了,劳安叔久等了。”

安叔是镇北侯明道清的下属,因打仗受了伤,不能再上战场,明道请就让他做了京城府邸的总管。安叔对明道清感激不尽,也因此忠诚至极。

安叔直起身,对明月说道:“大姑娘哪里话,这是老奴应该做的。老奴早就命人把您的房间收拾好了,您快去看看,若是有什么需要的,您尽管吩咐老奴。”

明月随着安叔进了府中,到了安叔为自己准备的院子。五间正房,入门处摆放着一个山水屏风,往里走,明间中间摆着一套桌椅,东次间是明月的卧房,西次间是明月的书房,卧房里里面放着一张黄花梨螭龙纹六柱式子架子床,床上挂着纱幔,明月看了一圈,屋内摆设不多,但是极其雅致,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