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1 / 3)

加入书签

黄巾大营。

中军大帐。

张饶、张宁、贾诩三人坐镇其中,遥望账外军阵。

张宁脸上露出惊叹之色,说道:“没想到贾首尊不仅精通刑讯逼供之术,于行军布阵也有如此研究。当真令人佩服。”

“夫人过誉了,其实下官本是太师麾下部将,当初止戈军改编,下官也是其中营将。

只是后来被太师看中,方才任命为悬镜司首尊,这行军布阵的手段,也算是老本行了。

倒是夫人能够孤身入营,说服张将军归附太师,才是有大功于国朝,来人必受太师重赏!”贾诩连忙谦虚说道。

他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对张宁很是恭敬。

虽然张宁没有名分,但在贾诩看来,以张宁的姿色和能力,未来进入相府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既然是太师的女人,那就万万不能得罪。

毕竟枕边风的威力,当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张宁巧笑嫣然道:“贾首尊客气了,妾身能有什么功劳,是张将军早有归附朝廷之心,妾身不过是为其穿针引线罢了。”

“哈哈,两位就莫要相互推辞了,是张某要感激二位前来,救我百万军民于水火之中啊。”张饶哈哈笑道。

距离董拙在金满楼中下达命令已经过去十多天了。

张宁与赵饶的接触,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张饶已同意归附董拙,但前提是董拙要将他麾下四十万黄巾军民救出来。

董拙对此自然同意,毕竟张饶本身没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这四十万黄巾军民。

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

人口!

有人才有兵,有人才有粮,有人才有一切!

所以董拙下令,让贾诩张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此事。

于是三天前,贾诩张宁便进入了黄巾大营。

他们带来了大量粮草,解了黄巾军的燃眉之急。

然后贾诩接手黄巾军的指挥权,通过一连串的调度指挥,稳住黄巾局势,不让曹操有机可乘。

“如今形势虽然已经大有改观,但我军依然处在劣势。

那曹操着实不凡,不愧是当年太师都称赞之人,仅以不足万人的兵马,就逼的我军在此地动弹不得。

若是不能击退曹军,只怕我军难以西进,前往关中。”张宁忧虑道。

贾诩呵呵笑道:“曹操此人,多谋善断,心性果决,又能知人善用,笼络人心,的确称得上是一位豪杰。

若是摆明车马,正面作战,下官也未必就是曹操的对手。

不过如今他在明,我在暗,有心算无心,却也未尝没有击败他的可能。”

“奥?听贾首尊的意思,莫不是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张宁惊喜道。

贾诩笑道:“不敢说是破敌之策,不过是些虚虚实实的鬼魅手段而已。

戏志才多谋,曹操善断,在摸不清我军虚实的情况下,应会选择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提前袭营,攻破我军!”

“曹操会来袭营?不知贾首尊可知具体时间?”张宁一惊,随即问道。

贾诩轻笑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已经在路上了吧。”

……

崎岖山道中,一支黑甲军队正在疾行。

看人数足有数千人,但行走间除了匆匆的脚步声,和偶尔想起的兵甲碰撞声,却是再无丝毫杂音。

这便是曹军。

由曹操亲手训练而出,军纪森严,精锐程度不在止戈军之下!

“主公,主公!”

忽然,后方响起一阵刻意压低的呼喊,却是戏志才骑着快马赶了过来。

曹操听到声音,转身迎上去,道:“志才何事如此匆忙?”

“主公,学生又反复想了想,还是觉得心中不安,虽然不知具体情况,但黄巾贼这几日的动静,必然是发生了某些我们不知道的变化。

依学生之见,今日袭营之事,还是暂且作罢,我们先回转军营,待查明黄巾贼的具体情况后,再做决断也不迟!”戏志才焦急道。

曹操顿时眉头皱起,沉吟片刻说道:“军令如山,岂可朝令夕改?况且大军依然出营,这个时候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猜测就选择回营,必然降低士气,得不偿失呀!”

“可是主公,这八千兵马乃是您的所有家底,若是一战尽丧,未来的宏图霸业可就彻底成为泡影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小心谨慎啊!”戏志才苦劝道。

曹操在原地来回踱了两步,然后抬头道:“本将军并非不知兵凶战危,需要小心谨慎的道理。但临战之时,更忌犹豫不决,多谋无断!

如今一切皆是推测,真正情况如何,谁都不能确定。

大军出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断不可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猜测放弃!

你也不必多说了,本将军主意已定,今夜必然袭营!

若是苍天不弃,便让本将军攻破敌营,拿到起家基业。

若是当真有诈,本将军兵败身死,那也是命中注定,怨不得旁人!”

黄巾大营。

四周万籁俱静,周边树林中连鸟兽的鸣叫嘶吼声都消失不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