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商讨(1 / 2)

加入书签

两仪殿内,李世民愁眉苦脸的坐在御座上,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同样眉头紧蹙。

君臣四人,皆是一筹莫展。

这赈灾一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无非就是钱粮二字,只要有钱有粮,哪怕就是出了事,那也是小事。

可现在难就难在两手空空,虽然具体的灾报起码要过个三四天才能呈上来,但从现在这架势来看,这灾情绝对不会轻。

而朝廷呢,又没有那么多的钱粮,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别说粮食了,房玄龄等人就算是有惊天治世之才,他们也没办法凭空变出粮食来啊。

唉……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心中暗呼倒霉,这该死的蝗虫,说来就来,一点前兆都没有。

这世上要是真的有蝗神的话,他一定把这该死的神扒皮抽筋,放进油锅里炸了。

说来也可笑,他之前炼丹吃药的时候,每日必恭恭敬敬的拜一拜老天爷,可一旦出事了,他第一个骂的,也是这不开眼的老天爷。

此人到底信不信神,估计老天爷自己都琢磨不明白。

……

“蝗虫自南向北来,沿途州县定然也受灾不浅,一年粮草就此绝收,这可怎么办啊?”

李世民自言自语,既像是在问自己,也像是在问他的智囊团,但却没人接他的话茬。

两仪殿内非常的安静,安静到都能听到外面蝗虫翅膀振动的声音,就犹如在耳边一般,让李世民心里异常的燥怒。

嘭…

李世民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吓了众人一跳,门口的小黄门,立马战战兢兢的跪倒在地,头也不敢抬。

见皇帝如此生气,面色不好的杜如晦站出道:“陛下,赈灾首重民心,其他的事可以慢慢商讨,但有一件事不得不防。”

杜如晦什么意思,李世民自然懂,这种时候,最怕的就是有心人的挑唆,更何况,这一次又是蝗灾,有些事不得不防。

“传旨各州县,要是有人趁着灾情胡言乱语蛊惑人心,严惩不贷!”

“父皇,此举不妥!”

李承乾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寻声望去,便见他和魏征二人满头大汗,身上的汗味非常的浓郁,一看就是一路小跑赶了过来。

待两人行完礼后,李世民冷哼道:“有何不妥,太子有何高见啊?”

他这话,夹枪带棒一听就在挤兑李承乾,李世民的心情本来就不好,李承乾上来便是觉得不妥,这让李世民更加的恼怒了。

“父皇,一年心血付之东流百姓定然会有怨言,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抱怨抱怨也没什么。”

“父皇下了这等旨意,一级一级传下去,到了下面之后,不一定变成什么样了,到时候恐怕另生动荡啊。”

李承乾考虑的非常周全,说实话,下面的那些官员大部分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平日里还能收敛点。

但这个时候,本就人心惶惶的,一旦下达这样的旨意,那些人免不了公报私仇或者强取豪夺。

毕竟话从嘴出入人耳,人家说你说了,你怎么证明你没有说?

虽然悠悠之口重于泰山不得不防,但要是这么防,恐怕就是适得其反了。

李世民这一琢磨,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有道理归有道理,但皇帝言出法随,他已经开了口,就这么随随便便将话收回来的话,着实有点掉份啊。

这个时候,发小长孙无忌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一个人能比他还了解李世民。

哪怕李世民一句话未说,甚至动都未动一下,但长孙无忌就是能明白李世民的想法。

“陛下,臣觉得殿下所言有理,如今已是大灾,要是再发生动荡,恐怕事情会更加不可控。”

李世民也能想明白这个理,但他就是有人会趁此机会,将蝗灾的锅扣在他的头上,要是那样的话,李世民百口莫辩啊。

这表示所谓的做贼心虚吧……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眼睛提溜来提溜去,劝解道:“父皇也不必过多忧虑,毕竟您也没做什么错事,那李承道等人不就是您保全的吗?”

“况且,自父皇登基以来,施的都是仁政,百姓皆说您是仁德明君,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最多也就是抱怨几句老天爷和朝廷罢了。”

听完这一番话,李世民恍然大悟。

对啊,这玄武门的事,现在民间有无数个版本,有人说自己造反,但也有人说自己是平叛,要不然,怎么可能不赶尽杀绝。

这事在民间本来就没个定论,就算拿这个说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是下了这么道旨意,反倒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李世民很快就彻底想明白了,而后给了房玄龄一个眼神,这位丞相立马站出来劝解,李世民自然顺坡下驴收回了旨意。

这件事,也就这么翻篇了,接下来才是最头疼最要命的问题。

“太子对这蝗灾,可有何办法?”

李承乾的聪慧,让李世民下意识的又生出了点希望,房玄龄等人是束手无策了,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与智慧无关。

李承乾可能没有他们聪明,但他经历过信息时代的熏陶,虽然改变不了灾情,但减轻灾害问题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