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运贸易(1 / 2)

加入书签

“既然胜了,就让他们回城吧,剩下的事,就是悉弄参他自己的了!”王世川吩咐了一声。

答应悉弄参的事已是做到,伏俟城交到他手中,从此,悉弄参便是名正言顺的退浑部大酋。

“是!”楼凡应了一声,自去将军令传达。

待楼凡离去,王世川坐在案后提笔写信。

信是写给阚玄喜的,自她从余杭郡回长安之后,信是通了几封,不过王世川忙碌,所言也不过日常问安,眼下,王世川却是有些要事同阚玄喜详谈。

要事有关十三行。

近些日子来,王世川收到十三行送来的银钱,却是比之以往少了很多,问楼凡,也说西域各国不稳定,丝绸古道有了些阻碍。

王世川仔细想了之后,也便明白问题出在了何处。

黑衣大食取代白衣大食之后,如今的国王崇尚武力,对大唐虎视眈眈,已是朝着吐火罗和昭武九姓动了手。

大唐商贾想同西域各国做些买卖,也是越来越难,轻则扣下货物或者银钱,重则,更是连命都要丢了去。

原本繁茂的丝绸古道,如今却是日益萧条起来。

连带着十三行的生意也不如从前,这让王世川很是烦恼,这几日,他但凡有空便想着该如何继续十三行的贸易,以保证充足的银钱置办兵刃军需。

况且,越来越多的兵将,朝廷的赏赐不过尔尔,要激励他们冲锋陷阵,自然就要让他们放心身后事。

王世川凭借上一世的世界

观,决定让十三行走海路行商贸之事。

此时的大唐,不似后世宋朝对于经济和商贸那么看重,朝廷税银的来源几乎都出自农业,但并不意味着封禁海域。

王世川命人打探过,大唐此时已是有了市舶司,建于广州。

大唐最大的港口有两个,一个是进行内部贸易的扬州,另一个就是海外贸易的广州了。

扬州之所以发达,同它是长江与运河的交汇点有关,即便是蜀地的物资想要运往长安,也必须顺着长江而下,绕到扬州,再走运河系统进入黄河,最后沿黄河而上,进入渭河,才能到达长安。

用水路转运,比蜀地到长安的距离虽然多了五倍以上,但不用翻山越岭,不用绕行城池,不仅更快,还能赚更多银钱。

而广州,则是针对整个世界的贸易地点,有天竺、大食、波斯大国的船队前来,也有临邑国、扶南国、狮子国等小国家,甚至还能看到从非洲来的黑人,也被称为“昆仑奴”。

除了广州,南边还有一个港口——交州港,它离长安更远,做起贸易来更不受朝廷的干扰。

据十三行的人回禀,波斯船和大食的船,听闻有四帆,在海中行走如飞,而狮子国的船,上下楼梯就有数丈长。

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壮观的海船,在王世川眼中,也不过尔尔。

可是在如今这个背景下,大唐的海船仍旧稍逊一筹。

王世川想的,便是通过海路行贸易之事

同丝绸古道不同,走陆路,带回的商品以珍草异兽、金银珠玉为主,王世川又加了一项——马匹。

若是走海路,则有香料,如丁香、白檀、豆蔻等;还有珠宝,比如珍珠、珊瑚、玳瑁;此外,还有热带特产象牙、犀角、鹦鹉孔雀、红木和乌木、琥珀、各种宝石等。

当然,也不是随便什么人有一艘船就可以出海贸易,市舶司对于符合资格的商行发放公券和买卖凭证。

公券,便是允许出海的凭证,规定了可以去往的国家和回航的港口,等出海的船只回到大唐港口,凭公券校验进行船只的管理。

买卖凭证,便是记载购买的货物,用来作为征税的依据,若是没有这个东西,说不定船只会被重复征税。

王世川写了厚厚一封,包括组建船队、买卖货物、置办凭证公券,甚至凭借自己上一世的经验,写下了适合的航路和适合买卖的国家,一股脑儿得送去了长安。

王世川相信,凭借阚玄喜的头脑,定然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并很好得将其付诸行动。

看着黑子远去,王世川舒了一口气,自己早先一心想着同西域做马匹生意,倒是忽略了海上贸易,若是早点开始,说不准也没了眼下这烦恼。

王世川想象着通过海上贸易赚来数不清的银钱,兀自笑得高兴,没有留意一前一后进了屋子的郭虚己和李晟二人。

二人看着傻笑的王世川,忍不住面面相

觑,使君这,突然是怎么了?

“使君,有什么好事?”李晟最是沉不住气,开口就问。

“定是因为不日就要见到夫人,所以高兴呢!”郭虚己笑着说道。

因为郭子仪上任灵州节度使,留在灵州的红叶自然是要到鄯州来,算算日子,应当已是在路上了。

王世川听见声音,这才回过神来,轻声“咳”了一记,说道:“没什么,你怎么来了?章御医允你出门了?”

李晟立即没再关注王世川在笑什么,兴奋得点头道:“是,属下可以回使君身边了!”

王世川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门外站着去!”

李晟的笑意当即凝固在了脸上,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