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通往权势的道路(1 / 2)
三个人的死并未给军营带来什么影响,当初崔珣的拥趸们,也因为他的死而沉默着,他们心中也清楚,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是。
个人的死亡,更不会影响时光的流逝、季节的更迭。
春去秋来,朔方寒风又起。
“没良心”有了些微的成果,也使得郭虚己可以抽个半日,帮王世川处理些琐事。
重甲军在流水般的银子下终于有了规模,李光弼日日练军,势必要让所有人都惧怕这支军队。
十三行在江南开了几处分店,阚玄喜更是忙碌,许久才来一封信,可是账上的数字明显涨得飞快。
王世川这边岁月静好的模样,而在幽州的安禄山也是如此,作为平卢军使,他的日子似乎比从前更是好过了不少。
平卢军,驻地在营州,统辖士兵一万六千人,战马四千二百匹。
作为一地军使,安禄山大肆敛财,更是将敛来的财物寄送入京,一份“孝敬”皇帝和贵妃,一份,却是送进了李林甫府中。
皇帝、贵妃、李林甫,是他心中觉得不得不打点的人,自然,有了这些东西,安禄山的地位很稳固,皇帝更是时不时会谈起他,要不是路途遥远,逢年过节的,皇帝都想诏他入京。
长安城中的杨国忠,却是心情复杂,他在短短时日内升为度支员外郎,原先对他敬而远之的那帮亲戚朋友,如今也是懊悔不迭,却不想有朝一日他能为皇帝打理国库,按理说,他该
高兴才是。
度支员外郎这个职责,通俗点讲,就是财政大臣。
杨国忠自当上了这个度支员外郎,便下令全国各地一律将上缴的粮食兑换成绸缎,同时又用各种苛捐杂税的收入购买布帛,全部收进国库,而后上奏皇帝,称库中财帛已是堆积如山,古今罕俦。
皇帝一听,当然高兴啦,命人打开国库,带着大臣来参观,一看之下,果然如杨国忠所言,府库盈满,财物山积。
皇帝一高兴,当即宣布满朝文武通通有赏,一律按照官阶赐予相应布帛财物,同时,赐杨国忠三品紫袍和金鱼袋。
看着皇帝如此高兴的模样,大臣们面面相觑,知道内情的选择缄口不言,不知道内情的则是咋舌不已。
皇帝有赏,谁会傻的不要!
在这一刻,杨国忠心中对于权势有了更深的渴望,可是,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
便如自古华山一条道一样,若想在这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上快速攀登,就必须千方百计得将挡在前面的人从悬崖上挤下去,直到毫不留情得将所有挡路着推入万丈深渊,才能于众人之前到达无限风光的绝顶。
挡在杨国忠身前的,便是王鉷。
王鉷,是皇帝继宇文融之后又一理财高手,在户部任职之际,他曾在正常赋税之外,拼命向百姓搜刮,一年就给皇帝的国库增收了千万缗的收入,专供皇帝赏赐之用。
尽管民间怨声载道,他却
因此倍受皇帝赏识。
从杨国忠入朝以来,王鉷便一直是他的顶头上司。
王鉷是户部郎中,杨国忠是度支员外郎,如今杨国忠被皇帝授予御史中丞,王鉷也升成了御史大夫,被人压着一头的滋味不好受,若不除了王鉷,杨国忠哪里还有出头之日?
可是,王鉷资历比杨国忠老,搞钱的本事也不比杨国忠低,这些年的政绩毫不逊色于杨国忠,一时间,杨国忠却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
而此时,一个人却是向杨国忠抛出了橄榄枝。
此人,便是李林甫。
对于王鉷,李林甫也是忌惮,因为他的敛财能力,让他很有可能成为进入中书省的又一个人。
如今,中书省已有三个人,再来一个,委实挤了一些。
作为朝中挤走了众多对手的李林甫来说,他已是看出了杨国忠对于王鉷的不满。
这一日下朝,杨国忠走出勤政务本楼,正犹豫着去哪里,殿门口等着的一个仆从却是小步走近,朝他说道:“杨御史,首辅请您一叙。”
杨国忠挑了挑眉,他可同李林甫没什么交情,况且,世川离京时,还特意嘱咐自己小心着些李林甫,自己也一直是如此做的。
怎么今日,李林甫会找上自己。
杨国忠本能得想拒绝,可是再一想,自己如今的处境,李林甫也图不了自己什么,去便去,待看看他想如何,若还是想打世川的主意,自己也好早一些告知于他。
“带路!”
杨国忠故作严肃得点了头,跟在仆从身后朝宫外走去。
李林甫却是在平康坊一处不大、却是颇为精致的院子中等着他,身旁坐着几个姿容绝色的伎子,见了杨国忠,立即起身行礼,一个上前替他脱去外袍,另一个布置好坐垫杯盏,将他请到了座位上。
“首辅好惬意!”杨国忠打量了一下屋子,屋中摆设看着平平常常,却自是透着一股贵气,自己是个大老粗,看不懂,但看着和玉奴殿中的差不离,想来也不会是些没有档次的物件儿。
再看这几个伎子,不似其他几处地方,浓妆艳抹,袒胸露乳,她二人穿着随意,妆扮也是淡雅,看着更像是哪家的千金。
“请杨御史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