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清的报复(1 / 2)

加入书签

不久的将来,当这场远征成为人人惊叹的奇迹之时,另一场战役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眼下,关于这两场战役的捷报,已是由信兵一路疾驰入长安大明宫中,呈在了皇帝书案上。

一封,自然是王世川领兵夺回了小勃律国,重新让西去的丝路畅通无阻,让往来商贾再次安心行走在驼铃声声的古道之上。

另一封,是盖嘉运所呈,突骑施两姓突然联合反唐,被盖嘉运识破,如今,盖嘉运已是占领了碎叶城和恒罗斯城,斩杀都摩支大将,俘获吐火仙可汗,尔微特勒则外逃不知所踪,同时奏问皇帝该如何处置。

两封捷报让皇帝很是开怀,看看,在他治下的西域就算有反叛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会臣服于大唐的天威之下。

同时,案头还有一封格格不入的折子,是监军边令诚所奏,其中大肆写了王世川随心所欲得行军,没有谋略,想一出是一出,更是用唐军将士的性命填了连云堡之战的胜利,而后斩杀俘虏,有损我大唐仁善之名。

更严重的,居然胆敢殴打监军,这是不将陛下放在眼里呀!

林林总总,说了不少王世川的坏话。

折子上的字词似乎能化作声音,皇帝瞬间就想到了边令诚痛苦流涕的那副嘴脸,可他看了几眼,也就随手放在了一边。

战事的详情他已是了解,换作是他自己来筹谋,从高原翻越坦驹岭而下小勃律国,他或许还会再思量思量。

而斩杀俘虏,这又算什么,仁善是对自己人,对着敌人,杀伐果决才是首先要做的。

殴打监军?皇帝撇了撇嘴,换作自己,当是要直接拔剑砍头了罢!边令诚当该多谢世川的不杀之恩才是!

皇帝赞叹了一声,李祎说的没错,到底是年轻气盛呀,而如今的大唐,正是需要这样气盛的年轻将领。

罚?刚立了这么大功,若是罚了,自己才是昏君了!

皇帝心情大好,在盖嘉运折子上批了“献俘进京”四个字,命人发了出去。

转头看见案头昨日的另一封奏折,却是忍不住皱了眉。

这封折子是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所呈,似乎是他麾下一个将士贪功冒进,被奚打了个大败而归,张守圭将其送往京城,交给朝廷发落。

这种事,怎么还特地呈上,按军法处置不就行了!

皇帝心中不满,对比王世川,张守圭年纪大了,做事越发的拖拉没主见。

可是皇帝不知的却是,这个犯事的,正是安禄山,张守圭的义子,若是旁人,犯了如此大错,张守圭定然就按军法处置,该杀便杀了!

可是张守圭念着安禄山骁勇善战,不忍诛杀,想着若是让朝廷处置,看在其过往的功绩上,会不会就此饶他一命。

皇帝想了想,张九龄此人最是善恶分明,这个案子便让他亲自审理,想罢,便命人传了令,皇帝也就没再当一回事,随后扔了此事,便要去兴庆宫。

正离了紫宸殿,宫外突然有人禀报道,寿王李清来了。

皇帝一愣,当即便想找个什么借口让他离去,自玉奴进宫之后,皇帝便不怎么想见这个儿子,相比于从前,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李清本不知为何,加上玉奴进宫之后,他一日比一日惶然,他后来也曾上疏阿爷,说玉奴出家这几日,已是全了孝道,请求让玉奴还俗回府。

可是阿爷没准,或者说,对于他的这封折子视若无睹。

而当他终于听到从宫里传出的流言,再加之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心中确信,玉奴是被自己阿爷给抢去了!

真是荒唐!

李清心中气愤,若是寻常人家的父子,或许李清一拳已是打上去了,可自己阿爷是皇帝,普天之下什么东西不是他的,他要敢说个不字,自己这寿王的封号,说不准也会找个缘由给摘了。

可是,他实在心有不甘,便是恶心恶心他们二人,心中也是多了些畅快。

“阿爷,”李清没有等宫人通禀,穿过甬道便直接走到了皇帝身前,大声道:“阿爷,皇伯父薨逝,儿臣作为其养子,愿意为他守孝三年,以尽孝道!”

皇伯父,说的是宁王李成器,便是皇帝的长兄,当初也是他,将到手的太子之位拱手让给了李隆基。

三日前,李成器薨逝,皇帝一时间悲从中来,哀号痛哭,第二日便追封李成器为让皇帝,用帝王的仪仗送出京城,葬入惠陵,享受帝王的祭祀。

而李清,自愿成为其养子。

养子,不过就是个名义罢了,李清该是寿王还是寿王,该叫皇伯父还是叫皇伯父,可是要为他守孝,这关系就大了。

按照朝廷的规制,守孝期间的男子,不能够迎娶妻妾,皇帝之前暗暗透露给李清重娶韦诏训之女为王妃,李清哪里能服气,若是他守孝,婚事办不成,皇帝又哪里有脸册封玉奴为妃?

李清含着泪仰着头跪在皇帝脚下,大庭广众之下喊出这句话来,当真是孝感动天,可是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知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皇帝这才在大臣面前表现了一番兄友弟恭,眼下又有何理由拒绝李清的请求,只能僵着一张笑脸同意,口中说着“吾儿大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