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24节(2 / 3)

加入书签

不过房子必须得作为工厂的固定资产。如果工人离职的话,那么房子就得收回来。包括职工去世了,也同样收回头。不存在由子女继承的问题。”

李工松了口气,赶紧强调:“那当然,不然他骗了我们的房子跑了怎么办?”

周秋萍开玩笑道:“对了,上次我跟程厂长,不,现在应该是程总经理了,打电话。他还说我不够意思,把你给拐跑了。现在国内都在搞工厂改制,今年冒了好多股份制企业,他想让你回去挑大梁呢。”

朱莉心中直打鼓,感觉老板胆子大过头了。以她对大陆的老同志的了解,他们真的有一种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不在乎吃穿,也不在意生活质量,只一心一意地奉献,为他们的信仰而奋斗。

现在国内召唤,李工直接抬腿走人怎么办?这一摊子事儿,谁来接?

没想到李工却摇摇头,斩钉截铁道:“我已经退休了,一把老骨头,该是年轻人掌天下了。”

他真不想回去。

这半年时间,他充分感受到了管理企业的乐趣,独立管理,头顶上没有一堆婆婆指手画脚。这种感觉实在太迷人了,他舍不得离开。

再说,革命人在哪儿不是干革命呢?生产是革命,做生意也是革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

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叹气道:“现在我们也适应了基辅的气候,我跟老太婆感觉都挺自在的,没必要跑回去讨人嫌。”

他又不傻,老领导只是客气而已。如果真觉得他不可或缺,为什么不自己打电话过来,甚至亲自登门拜访?

所有的嫌麻烦,都是因为分量不够。

他有自知之明。

周秋萍夸张地捂着胸口,如释重负:“谢天谢地,您得亏没抬脚就走人。不然这么一摊子我找谁接去?你说要扩大投资的事儿,没问题。不管是扩大厂房还是建宿舍都可以。”

李工不吭声,两只眼睛灼灼地盯着她。

掏钱啊,老板。

工厂生意虽然好,但别忘了,他们才刚刚起步呢。现在也就是收支平衡而已。扩大生产规模,扩建宿舍,哪一桩不需要掏大钱?

周秋萍不假思索:“问银行贷款。现在这种情况,到底是用卢布还是库邦币,太难说了,让银行给个准确说法。”

李工年轻时就会说俄语,到了乌克兰,已经快被遗忘的语言技能瞬间点亮,日常工作交流都没问题。

他扭头和诺维科夫交流,后者蹙额,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现在工厂想从银行贷款恐怕不容易,因为之前他们已经以厂房为抵押贷过一次款,到现在还没结清了。

周秋萍心道,我当然不能结了。

虽然现在随着卢布贬值,库邦币也跟着贬值了,相当于400库邦币兑换一美元。但现在才刚刚开始,后面库邦币很可能还会接着跌。

她肯定得再等等。资本家薅银行的羊毛,薅国家的羊毛,太正常不过了。

周秋萍点点头:“行吧,我在往银行存些美元做抵押,继续贷款。”

李工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询问:“那什么时候办手续?”

周秋萍微笑:“那要看我的款子什么时候能到账。”

当天晚上,她就收到了重大利好的消息。意大利那360亿美元米拉没扛住游资的攻击,里拉跌破了汇率机制的下限。

周秋萍捂住胸口,长长地嘘了口气。谢天谢地,可算要跌了,不然她的小心脏真吃不消。

结果到了第二天,两个消息漂洋过海而来,冰火两重天。

让她欣喜的是,意大利里拉的确跌了,里拉全线崩溃。但作为里拉贬值协议的一部分,德国央行承诺降息0.25%。

这真是雷霆一击,劈得周秋萍头晕眼花。

妈呀,资本主义的羊毛真不好薅,赚他们点钱实在太不容易了。德国一降息,英镑还会不会跌,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为了缓解这种焦灼的情绪,最重要的是不能带回去给家里人看到。周秋萍延长了自己的出差时间,甚至还陪着李工一块儿去看了准备盖宿舍的地皮。

乌克兰地广人稀,现在土地还挺便宜的。对于外资企业愿意给乌克兰职工盖宿舍改善职工住宿条件这件事,基辅市政府也相当欢迎。

虽然因为优惠政策,这家外资企业到今天也没给他们交税。但是能够给职工工作,每月定期发薪水,就已经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

大家谈的挺好,就等着钱到位签合同,然后开始动工。

9月14号,礼拜一,开盘。

大概是受周末德国宣布降息的影响,英镑不仅没跌,反而往上涨了一点点。

David又紧张了。他怀疑英镑可以扛住。从8月份开始到现在,英镑阻止了无数次进攻,始终□□。他们还筹措了大量的美元来对抗这次进攻。加上德国央行的降息政策,这一次的风大概要吹到他们头上了。

但周秋萍却冷静了下来:“不对,英镑可能扛不住。里拉已经崩溃,所有人都知道游资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英镑。而且他们已经发动攻击了。也就是说,英国方面肯定要竭尽所能对抗进攻。但你看看现在的涨幅,太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