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93节(2 / 3)

加入书签

有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要怎么赚钱?”

周秋萍和曹敏莉相视而笑,旋即大笑出声,最后不约而同地点头:“还真是。”

这就是职业本能啊。

好比星探看到人,第一反应就在心中划分对方能不能当艺人。当了艺人又有多少发展前景,会大红大紫还是在行业内混口饭吃。

高女士在旁边一边笑一边摇头:“赶紧喝汤吧,汤都冷了。”

周秋萍看着她笑:“阿妈,你要不要我投资呢?你的饲料厂。”

阿妈去年挣的钱大部分都拿来买股票了,准备等到升值以后好买亚运村的房子。她现在手上应该没多少钱。

周秋萍也不晓得开饲料厂到底有没有赚钱的前景。但无所谓,世界首富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项投资都能获利丰厚。她看好高女士的发展,愿意投这笔钱。

高女士却挺傲娇的:“不用,我准备把菜籽饼的生意也转让了。”

从前年夏天到现在,她没少靠这个挣钱。但她和周伟的合作关系十分松散,也没提供什么生产资料,主要就是依靠之前和榨油厂的老关系。可时间长了,现在人家周伟跟厂里的联系比她跟厂里更密切。

这是人之常情,人的关系都是一天天处出来的,别人没理由卖你的老面子。

高女士就琢磨着,与其一天天把情分磨光了,不如现在就做个切割。把菜籽饼的生意转给人家,好歹留个香火情在。不然她鞭长莫及,也没办法拦着人,更加搞不清楚对方的销售额究竟有多少。

她这次给供销社供货的时候,刚好碰上周伟,就谈了这件事。对方也乐意花钱把这生意全部接手了,因为的确非常挣钱。

即便多花点钱,他也有好多赚头。

如此一来,高女士又回笼了几十万的资金,投资个小厂差不多了。

桌上的人都惊讶不已,可以啊,这位高女士,原来不声不吭,已经朝实业家的方向发展了。

老太太挺得意:“那当然,实业才能救国。”

得,这是看《江城记事》的后遗症,把人家民国时期的故事台词都给记下了。

第330章 投机倒把

过完年, 江州台开年大剧《江城记事》就接在《公关小姐》后面开播了。

目前看来,反响还不错,讨论度挺高的。

周秋萍琢磨着后面要不要安排签约歌手们过去试镜, 看能不能也在电视剧里也露露脸, 好歹可以提高知名度。如果能争取到插曲演唱,那电视剧红了, 歌也会跟着走红。

这是双赢。

哎呀, 真是不能琢磨,越琢磨事情越多。

就比方说她现在做的电视销售吧,就有好多地方可以改进,得跟邮购销售进一步融合。才能够降低成本,扩大销售范围。

如果进一步搞邮购销售的话,现有的人手就不够了, 必须要进一步招聘人, 这样才能把服务做到位。

周秋萍一边琢磨, 一边笑着招呼客人。

有顾客盯着洗衣机,遗憾不已:“你们咋不跟商场一样降价呢?”

周秋萍笑容满面:“这我们降不了, 这都是厂家出的价, 我们只是帮忙组织人手一块卖而已。价格也是厂家定下来的。”

顾客只能叹气, 最后还是掏了770块钱买下洗衣机。不在这儿买的话,现在去商场买就是800多块了,而且人家还不管送货的事儿。

周秋萍趁机叨叨着:“其实厂家已经降价了, 你看现在叫个车,请师傅给你们送过去, 也得花几十块钱了。这钱都是厂家掏的, 只是不提而已。”

顾客被这么一说, 心里总算好受点了, 也高高兴兴地继续看其他东西。

周秋萍转过头,赶紧喝了口水。

杜仲过来打招呼:“周经理你都这么忙了,你还亲自过来。”

周秋萍笑道:“我不过来看看,也不知道大家需要什么。”

现在没个标杆摆在面前,让她跟着学,她什么都得自己琢磨。摸着石头过河,可不得小心翼翼。

杜仲咂嘴,没再说啥,只赶紧过去协调出货。

先前那位相应中央号召去西藏工作了六年,去年底才回来的林业局干部冯处长感叹:“你们这也不容易啊,真辛苦。”

他原本以为电视销售就是在电视机上吆喝两句就行,现在才发现哪儿都得他们自己动手张罗。

周秋萍笑道:“干哪行都不简单。对了,有个事情我想跟您商量下。我们这个货仓里的货都是随着节目播放内容常更新的。这波卖完了,后面就没办法继续维持你们西藏特产的销售。今天会有几位供销社的同志过来,我想请你们大家坐下来聊聊,看能不能以后走供销社的路线销售,让咱们江州和周边地区的农民同志们也见识下西藏特产。”

冯处长大喜过望:“那太好了,真谢谢您,还麻烦您做这事。”

周秋萍摆手:“应该的,国家领导都说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虽然现在我们这边也不算富,但要比那边好点。后面再看看,看商场商店那边愿不愿意弄个特产的专柜。但这事我说不上话,跟他们联系比较少,恐怕得政府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