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观求子(1 / 2)
典清在一开始想收董晴为徒,其实主要是图董晴家里的卤肉,想要经常能吃到罢了,没想到仅仅是一个轻功就能将这丫头收买,早知道,自己就露一手给她看看了,又何苦巴巴的求着她拜师?
“晴晴你在干什么?还不快过来拜拜老君。”容蓉对着石像拜完,发现董晴还在那站着,于是出言提醒道,深怕董晴年纪小不懂事,怠慢了天上的各路神仙。
“娘,真正虔心膜拜神仙又怎么会拘泥于形式呢,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我刚刚已经在心中拜过了,相信太上老君是一定能够感受到的。”董晴说完,又对着典清甜甜一笑,“典清道长,您说是吧。”
典清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因为以前他总是以类似的借口应付师傅师叔,拒绝打坐念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喜对着一个不会说话的石像磕头,就更不应该勉强他人了。
不过典清点完头之后,董晴还是恭敬的对着老君石像施了一礼,这一礼不为别人,只为自己。
刚刚董晴说完之前的话后,心中不自觉的就闪现出这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话很是经典,几乎是在现代人人都听说过的一句话,不过大部分的人却不知道这句话的下半句,那就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很多人都以上半句话,为自己的恶行开脱找借口,亦或是用这上半句话为自己找理由,从而原谅自己之前犯下的过事,却忘了劝人良善的下半句。
董晴虽然不想随意下跪磕头,却也不是不敬畏鬼神,所以才对着老君石像行礼表达敬意。
典清自然是把董晴的这一举动看在了眼里,心中暗自有些惭愧,想到了曾经的自己,真的是自愧不如,活了这么久了,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女娃娃。
董家人起身后,都犹豫着不敢上前,最后还是董铭生鼓足勇气开口说道:“典清道长有礼了,我叫董铭生,我们都是北峪村的人,听闻这附近的乾阳观上住着一个神仙似的人物,心中向往,便想着来拜见一下,没想到您竟然是我妻子的救命恩人…我们此次前来,准备的东西不多,这都是用来孝敬道长您的,还请您不要嫌弃,收下才是。”
董铭生说完,容蓉和刘氏也是连连点头,把盖在竹筐和篮子上的布给掀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有吃的、穿的、用的、黄纸线香等等,不过最吸引典清的还是卤菜和酒。
此时的典清内心是激动的,还没等他说话,董家人竟然又提出要捐出整整一百两的香火钱。
本来容蓉说是要出五十两,董家二房出三十两的,可后来陈枉然救了董晴,又得知之前偷偷送给他们家水果的是典清,容蓉便想着再添二十两,凑个整数。
一百两白银,可是乾阳观从建观以来鼎盛时期都没见过的香火钱,主要是有钱人都不来这,附近的百姓又都没钱,这香火自然就少,就算是鼎盛时期有个别乡绅来过,一般都给个一二两的银子,顶大天儿也不会超过十两。
董家人看穿着虽然不及那些乡绅,但出手却是阔绰的紧,还有这精心准备的礼物,饶是典清的心再大,也察觉出了董家人的不对,又联想起董晴上次来要求自己陪聊的怪异举动,典清的心平静了下来,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些看似淳朴的董家人,一定是有所求的。
之前自以为是自己名声在外,董晴才会来的,看来是自己想多,再看面前这两名妇人清澈的眼神,显然也对自己没什么爱慕之心,那看似老实朴素的董家人为什么会来此?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在此谢过各位善人了,只不过各位善人远道而来,应该是有事而相求吧,但说无妨,贫道且听来看看。”
听了典清的话,董晴和董铭生并不在意,因为他们真的以为此次过来只是为了见上典清道长一面,表示一下感谢,再送些礼物的,并没有什么所求。
可容蓉和刘氏却是心中“有鬼”,面露犹豫之色,暗道典清道长真的是神人,竟然什么事都知道,既然如此,她们便不能再有所隐瞒了,对视了一眼,刘氏鼓足了勇气,就想要跪下,可又想到了之前典清道长让他们起来的严肃模样,硬生生的又停下了下跪的动作,而是改为行礼。
“道长真是活神仙,什么事也逃脱不了道长您的法眼,民妇此行,还当真有一事相求。”
除了容蓉,在场的人全都好奇的看向刘氏。
只听刘氏继续说道:“民妇刘氏,承蒙道长您相救已经多活了这些时日,本来是不应再奢求过多的,可我嫁入董家多年,却没能生个一儿半女的,实在是愧对夫君…您老人家本领通天,还请您帮帮民妇,若能得个一儿半女,民妇愿倾尽所有为乾阳观重修道观,在家中为道长您立个长生牌位,日日焚香祷告,祈求上天让道长您早日成仙。”
典清听后,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原来董家人所求是这些啊,只是这生孩子的事不是要找大夫吗,来找自己这个道士做什么?不过幸亏自己精通医术,不然还真要让这妇人失望了,自己只会在表面上装装高人,可并不会行那骗人之事,看来一会儿给她诊脉之后,要好声劝戒一番,不要盲目迷信,应当追寻事物的本质。
想到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