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澡堂(2 / 2)

加入书签

,矛盾升级就爆脏口,甚至更有大打出手的,仔细想来也不怎么值过。我和妈妈都不喜欢这样挤澡堂的问题,于是我们一般就避开高峰时期,就比如饭点儿过去人就会少。

在自家洗澡的时候温度会由自己先调试一下,在澡堂里水的温度也是由人来调的,经常的有温度不得当的时候,水热了或者水凉了的话整个堂子里都热闹了,此起彼伏的就开始对着外面喊话,门外闻声的人一般会先来询问,接着就调水温去。一般来说一个公共澡堂里聚集的都是方圆周边的居民,常来常见也能打得脸熟,脸熟了就开聊,边洗边聊,这跟街井的公共厕所文化一样,就这么给认识了,澡堂子里认识的,公共厕所里认识的,哪家哪户的谁谁谁。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去的那家澡堂有个大池子,我特别喜欢,那时候一进去就先跳进池子里,人小身体也小,当个游泳池完全没问题,紧接着我有了自己的小泳衣,我就想穿着泳衣去洗澡,主要是想在池子里游泳,当然被妈妈数落一顿,一脸懵圈。之后都说池子不干净又不好打理,于是逐渐的就把池子给取消了,都改成了淋雨。再后来城市中有了洗浴中心,有了去洗浴中心消费洗浴的热风,这样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一些普通的澡堂子已经干不下去了,又加上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关掉的澡堂子就更多了,再说现在家庭生活条件都在逐步发展,在家装个热水器洗澡算是基本设施了,谁没事儿还专门去挤澡堂子。小时候去过的澡堂现在基本上都不在了,上次路过一家过去去过的澡堂所在街道,整条街都拆了,被蓝色的铁皮围的严实,公共澡堂陪伴了我成长的20年,公共澡堂连同这个词汇会逐步的从社会生活中淡出消散,或许我的晚辈会对这些东西陌生到感到好奇,到时候我便会和他们讲一讲过去的那些事情,那些值得纪念的、有趣的、值得深思的事情。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