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占城王族(1 / 2)
翌日早朝,群臣又吵了起来。
这一次争议的内容不是开海,而是关于张辅就藩的事。
皇上派人草拟的圣旨,内阁商议过后,并没有急着定夺,而是拿到了早朝上,将此事交给文武百官来决定。
因为这一次,并非普通的就藩,若是圣旨一下,就相当于宣布了和安南国开战!
反对者的理由很简单,大明和安南之间相安无事已有多年,如今安南国并没有过错,若大明贸然与之开战,明显于理不合。
右都御史王文说道:“正统二年,朝廷下旨封黎利为安南国王,安南国从此朝贡不绝,时至今日,两国重修旧好已有十数年之久,既无战事,亦无争端。若靖安郡王就藩的旨意下达,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我大明乃好战之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战之心,置两国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
张辅乃一介武夫,论口才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兀自急得脸红脖子粗,却不知如何反驳。
倒是唐行古站了出来,慢悠悠地说道:“当初太宗皇帝改安南为交趾,靖安州本就是我大明领土,靖安郡王就藩,就的也是大明的藩,有何不妥?”
“唐行古,怎么又是你?”
王文大为恼火,无论如何,我现在是你的上司,你是铁了心要跟我作对吗?
唐行古澹澹道:“下官就事论事,并无针对王大人的意思!”
“你这叫就事论事?”
王文冷笑道:“先帝曾言,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故撤兵安南。我来问你,你的眼中可还有先帝?”
唐行古却不慌不忙,说道:“先帝的旨意是旨意,太宗皇帝的旨意就不是旨意了?”
王文又说道:“太宗皇帝的旨意已有三十年,先帝的旨意是十年前,今时早已不同往日,两者怎可同日而语?”
“既然王大人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的道理,却为何在海禁的问题上,一直坚持祖制不可违?”
“你……”
王文脸色极其难看,如同吃了苍蝇一般。
眼见王文吃瘪,太常寺少卿许彬站出来说道:“今天讨论的是靖安郡王就藩一事,唐御史莫要混淆视听!”
唐行古澹澹一笑,说道:“无论是讨论海禁,还是讨论靖安郡王就藩,下官只希望各位大人发表意见的时候,拿出同一套标准,莫要说到开海,就是祖制不可违,说到安南,又是今时不同往日。我等在此讨论国家大事,当为国为民,万万不能全凭个人喜好而定。”
王文反问道:“唐行古,你是说老夫有私心不成?”
“王大人有没有私心,下官不敢断言,不过,自从下官当面顶撞王大人后,都察院上上下下,都对我唐某人敬而远之,难道不是王大人从中作祟吗?”
“你休要血口喷人!”王文指着唐行古的鼻子,怒骂道,“都察院的同僚不愿意搭理你,是看不起你那副谄媚的嘴脸,与老夫何干?”
眼看朝堂上又要出现干架的趋势,内阁首辅曹鼐只得站出来。
“今日之事,只说靖安郡王就藩,有理说理,莫要做无谓的争辩!”
同为内阁大学士的高毂接着说道:“靖安郡王殿下,老夫想问一句,此次就藩靖安州,可是孤身前往?”
张辅语气极为不善地说道:“老夫准备暂借南京兵马一用,到了封地,立刻将军队交回,并且,路上一应费用全部由老夫负责!”
高毂轻轻摇头道:“若仅仅是就藩,倒也还罢了,可是,动用朝廷的兵马,那就不止是就藩的事了!”
王文等人眼前一亮,纷纷说道:“高公之言不无道理,朝廷兵马,决计不可妄动!”
眼看张辅处于劣势,唐行古立刻站了出来,说道:“郡王就藩,朝廷派兵护送,有何不可?远的不说,就说襄王殿下就藩之时,朝廷也派了兵马护送,为了到了靖安郡王,就成了不可妄动?”
此时此刻,张辅真是恨不得抱住唐行古亲两口,太厉害了!
果然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论吵架,还得看人家读书人!
不如将此人带到安南去,给自己做门客……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只见金英走过来,在朱祁玉耳边轻语几句。
朱祁玉眉头微皱,然后点了点头。
群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停下争吵,眼巴巴地看着朱祁玉。
“刚刚鸿胪寺上报,有一位占城国的王爷自海外来到大明,此时正在殿外等候。”
曹鼐说道:“既然是外国的使者,交由鸿胪寺安置便是了,今日我等讨论的靖安郡王就藩一事,有外人在场……怕是不妥吧?”
朱祁玉说道:“本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据金英所说,此人有紧急军情需要上奏,还是让他们直接来殿上吧。”
听到有军情,曹鼐等人纷纷点头,说道:“该当如此。”
不多时,鸿胪寺卿杨善带着两名身穿奇怪衣服的人上殿来。
这两人样貌和中原人几乎无二,只不过肤色要深一些。
其中一人大约三十几岁的年纪,身上穿的衣服点缀着一些金银装饰,应该就是方才提到的占城王爷。
另一人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从服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