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太子心迹 -(1 / 2)

加入书签

高真行之死,在长安引起的反响非常大。

一个平素招摇生事、纨绔无赖的公子哥儿,忽然之间一个转身变成了力抗敌军死战不退的帝国英雄,这其中的转变着实太大,予人的观感太过震撼。

即便是李承乾这等平素对高真行并无好感之人,闻听他的事迹之后,亦难免热血沸腾,扼腕叹息之余难免心生仰慕崇敬之意。

能将一腔热血喷洒在国战之疆场,纵然平素品行再是低劣,亦能一瞬间将人格拔高至万众敬仰之地位。

一念生,一念死,生死之间,岂是容易取舍?

房俊也有些感慨,轻叹道“正是有无数高真行这样的血性汉子,不畏生死勇猛无俦,吾等方能安居乐业,纵享太平。然而都说如今是煌煌盛世、国泰民安,可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在替天下人负重前行而已。”

李承乾击节赞叹“这句话说得好!来,为了那些边疆血战、马革裹尸的英雄们敬一杯!”

他亲自执壶,给面前的酒杯满上,两人碰一下杯,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李承乾夹了口菜,边吃边道“明日一早,孤便前去高府吊唁,申国公年事渐高,此番痛失爱子,想必悲怮难耐,孤当真担忧他的身体。”

房俊道“微臣前往高府之时,刚巧见到赵国公离开……”

李承乾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旋即问道“你与申国公相谈如何?”

房俊轻松道“申国公乃国之干臣、世之栋梁,自然深明大义、公忠体国。”

“如此甚好!”

李承乾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见到房俊斟酒,便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唏嘘道“孤有今日,全凭二郎之功。若非二郎鼎力相助,只怕这储君之位早已易主,孤这身家性命恐也朝不保夕……话不多说,自今而后,永不相负,孤与二郎共富贵也!”

房俊连忙起身离席,一揖及地,道“忠于王事,乃人臣之本分,何干以此居功自傲?殿下仁厚慈爱,朝中百官趋之若鹜、天下百姓万众归心,必将开创煌煌盛世,上承列祖功勋武德,下启百代英姿伟业,微臣能够追随在侧,已然是旷世殊勋!”

一番话说得李承乾面红耳赤,赶紧摆摆手,让房俊起身入席,无奈道“二郎何须如此?孤有自知之明,孤天分有限,岂敢与父皇相比?只盼能够兢兢业业做一个守成之君,不坠了父皇之威名,看顾好父皇一手打下的这锦绣河山,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于愿足矣!这等话语往后切莫再说,孤羞臊难当也就罢了,若是外人听了去,岂非要笑掉大牙?”

身为太子,周遭围拢了太多的势利之徒,整日里似这等阿谀之词不知听过多少,他早已能够做到心如止水、不为所动。可偏偏这话从房俊口中道出,令他连淡然处之都做不到。

自己有几分几两,自己知道,房俊也知道。

若是没有房俊的鼎力相护,他这个太子怕是老早就被废黜了,焉能直至今日依旧稳坐东宫之中,畅想来日君临天下、坐拥山河?

房俊从善如流,起身入席,坐到李承乾对面,斟酒谈笑,神色如常。

他并非阿谀之辈,但是身在官场有如何能够清明如水?好听的话说一说大家心里都高兴,又何必如魏徵那般好的一件不说,总盯着君王的错误揪住了不撒手,搞得大家都难堪?

所谓人情世故,大抵如此。

即便是父子兄弟子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经营维护,稍有不慎亦会反目成仇,更何况是君臣之间?

与人相处愉快,此乃处世之道。

否则,再高的功勋也经不住日积月累的厌恶疏远……

两人对坐浅酌,低声畅谈。

李承乾将一道清蒸鲤鱼往房俊面前推了推,问道“父皇打压关陇的心志非常坚定,但是依你之见,这番打压究竟会达到何等程度?”对于他来说,眼下虽然储位稳固,却也不是一点危险都没有,最能够危及他的储君之位的便是关陇贵族。

如今朝中多方势力交杂,以关陇、江南、山东为最。

房家出身齐州房氏,与范阳卢氏有姻亲,加上如今的太子太保李绩更是山东世家的一面旗帜,可以说李承乾如今在山东世家之间有着很强的号召力。江南士族素来特立独行,看似洁身自好,实则始终掌握不到朝政的话语权,即便江南士族之领袖萧瑀身为朝中清流文官之首,依旧不改这种政治格局。

如今因为海贸兴起,江南士族的地位迅速跃升,但是根脉却掌控在皇家水师之后。

出了陆地,踏足海上,皆是皇家水师统御之领地,能够让任何一家的船队顺利通往东洋各国,却也能够随意将哪一家的海贸之路掐断。

而皇家水师固然挂着一个“皇家”的名号,却素来被称为房俊的“私兵”,房俊有着无与伦比的掌控力度。

可以说,朝中三大势力,有两个已经占到李承乾的身后,亦或者随时可以成为他的拥趸。

唯独关陇贵族除外。

这就要怪当初李二陛下立太子之处,为了防范关陇贵族挟持、蛊惑太子,所册封的冬宫署官极少关陇贵族出身,使得关陇贵族的利益与太子并无多少瓜葛。而关陇贵族为了在将来新君继位之后依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