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将星闪耀华北(十)(2 / 2)

加入书签

德州,被韩复榘秘密收留。

潜藏在石友三军中的几名日军顾问,都在9日的总攻当中,被炮艇机打死了,唯一的一名中尉,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被一名石军士兵打死。这名士兵意图抢劫他的金表,在他反抗时,被担心行迹暴露的石军士兵用刺刀刺死了。

石友三在冀南宣布反叛之时,被北平行营的裁军政策逼得起了反心的杨爱源、孙楚两军和王靖国、赵承绶等将领,也阴谋起兵策应石友三。因为商震的32军堵住了井陉道的隘口,几人就把军队秘密移向晋东北地区,准备出张家口,攻向北平。哪想到石友三才起兵不到十天,就全军覆灭了。惊得几位晋军将领冷汗连连,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只得借口说是受赵戴文主席指派,到晋北勘测铁路建设地理云云。

不曾想,这些人阴谋响应汪精卫,迎回巨贪阎锡山,割据山西的图谋被秦川安排的情报人员和记者联手曝光出来,连续在报纸上热炒了半个多月,闹得全国沸沸扬扬,尽言军阀害国,罪不容诛。结果,阎锡山被继续通缉,杨爱源和孙楚等人也被撤职。他们的部队立刻就被解散,收缴武器后,全部转业成为第一支基建工程兵部队。后来成为名闻全国的晋宁铁建公司,业务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山西的另一个军头徐永昌,见短期内阎锡山起复无望,为表现自己的义气,假装辞职,实际上暗中向南京中央上下行贿,企图让南京政要给他托底,继续保留军长的职位。对这种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小人,张学良和蒋介石联手摆了他一道,一方面北平行营批准了他的辞呈,另一方面,南京的蒋介石说徐干才难得,力邀他到南京军事参议院任职,赞划军务。

弄巧成拙的徐永昌就这样黯然去职,离开了山西。这事气的躲在大连的阎锡山对徐永昌破口大骂,对他的蠢行大为光火。就这样,张学良在华北的唯一对手阎锡山,其在山西的根基基本被拔个干净。山西独留的33军,改由倾向南京的李生达出任军长。出自晋绥军的35军军长傅作义则趁机脱离山西,独自到绥远屯垦练兵去了。

这些都是战后的后话,这场短暂的却影响深远的冀南之战,不但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也使张学良的华北初创的政治体系收益良多。

首先他打垮了华北各种敌手或潜在的竞争者,短期内把他十分忌惮的冯玉祥和阎锡山这在北中国的政治巨头给彻底压制住了,无法对他在华北的行动掣肘,华北成了他下一步收复东北的坚实基础。

第二是,通过此战,他争取到了二十九军、商震的32军、傅作义的35军,作为今后抗日的盟军。

第三则是军事上的收获,通过此战,东北军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战争体验,找到了下一步建军强军的方向。当然,能不能最终成为一支铁血强军,主要还是看东北军自己有没有决心革自己的命了。

最后,通过这场战役,获得好处的还有一位,就是直接谋划和指挥这场战役的秦川。石友三这个人渣军阀被他拿来试了刀,七万人的大军,被他在4天内一战击灭,其创新的战法和新颖的指挥方式,让他声名鹊起,蜚声中外了。由于他与东北军还属于雇佣式的关系,这下,秦川就成了被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