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缩水版的闪电战方案(2 / 3)

加入书签

主要主官的作战特点、敌军可能的作战行动。我军的战役编制、对敌军行动的选择方案、战役决心、战术方案和各军配合要求、包括注意事项等等。

最奇怪的计划中还附有很多图表之类的东西,很多就像是后世中常用的工作进度节点控制之类的图表。编制作战计划的参谋们也没谁完全明白这图表的出处,只是秦川要求他们不仅要自己熟悉图表控制的内容,学会使用,而且还要教会参战的4个旅的参谋部人员,学会用图表掌握和要求下属各作战单位严格按照图表列出的时间进度,进行规定的任务工作。

这是秦川借鉴了后世军队演习时导调图表作业演练的方式,把任务设定、实施进度和节点控制这些先进的方式,运用到对作战部队计划执行的控制上来。时间紧迫,他已经没有办法去从头教一支传统的就军队怎样打现代化的战争,只能借助这种方式,给攻防部队规定详尽的计划任务和实施计划,自己在天上严格督促他们而已。这看起来太过于想当然,在部队缺乏实施任务的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上,秦川也只能想到这些办法,但愿能够达成目标。

好在这份作战计划,在秦川的主持下,几易其稿,争取做到最好,并且,还根据未来战场的可能变化,做了相应的应对预案。这份计划情报详实,内容全面,语言精确,预想准确,目标明了。最难得的是参与制定这些计划的年轻参谋们和各部队的主官,大体明白了机械化战争的特点,逐渐适应了敌变我变,能相应地调整和重新制定新的计划,规划作战、目标、各方协调和后勤等方面的行动。

报告一在行营的作战计划会议上提交,就震动了大家。以张学良为首的高级将领,才明白现在可以这样打仗,形式新颖,战法独特。可以想象,集中如此恐怖的火力,具备如此强大的机动能力,效果必定是可观的。

听完徐寿新中校略带骄傲口吻宣读完作战计划,在座的几位参战将领甚至在心里祷告起来:石友三,你个兔崽子不是瞧不起我们东北军吗,这回你可别怂啊,过来打啊!老子这次让你开开眼,用这个什么“闪电战”打得你妈都不认识你!吗拉个巴子!

病榻上的张学良也很兴奋,他看了计划中对装甲部队和空军的运用技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让他也与有荣焉。这两个技术军兵种部队,都是他挂着司令头衔的,平时被别人在背后嘲讽取笑,说是自己的花拳绣腿,心上也曾感到气馁和失望。现在,按照秦川的计划,这两支部队成为了战役打击的主要力量和决胜因素,以前对它们的投资总算没有白费啊!

他批准了这个计划,并表扬说,这是他近几年来看到的最完备最精确的作战计划,一扫以往那种“敌情乱猜,我情乱抬(高),写的神仙文,打的狗屁仗”的八股文章,希望参谋总署上下在战后要认真学习,遵行照办。在关内暂时主持参谋总署工作的戢翼翘脸胀的红一阵青一阵的。

虽说秦川的作战计划夺了彩,但在心中还是有强烈的不安。这种不安就来自于这十几天和基层东北军官兵深入接触后,愈发地认清了东北军军阀私军的本质。

自己也曾从军,对军队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那就是军队之所以让后世共和国的群众敬仰,并不仅是那支军队辉煌的战绩、昂扬的精神面貌和纪律组织的神秘感。更不是威武的军装,凛然不可犯的外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是一支有着高度政治信仰的队伍。这个信仰浸透了每个成员、每个方面。

不管是在冷热兵器时期,信仰才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特别是这世界还处在20世纪的3、40年代,技术兵器的差距还远没有拉出战斗力的鸿沟,信仰的力量就是屡屡创造战争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很不幸,东北军就没有任何信仰,哪怕是保卫乡梓、护佑地方的这种最基本的理念都没有。军队的精神面貌根本没法和后世共和国军队相提并论,就是和现在国内的主要军事集团比较,在国家意识、正义思维等方面,就远远不如蒋系的中央军、冯玉祥的西北军,就连和川军、桂军、滇军比较,也是叨陪末座的角色。更遑论更高尚的追求社会公平,国家富强方面的政治使命感了。

东北军不仅没有信仰,也没有军队内部该有的正确秩序和关系。所以造成了整个队伍军纪荡然、扰民严重,与百姓间相互仇视。军队内部任人唯亲,像张学良、张廷枢等官二代占据高位,士兵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绿林习气,拉帮结派,内斗不休,还极度排外。军官腐化、贪腐成风,奢靡萎顿,不思进取。这样的军队,基本把军队的所有负面都占齐了。难怪石友三这样的穷逼军阀都瞧不起东北军,还计划着一鼓推平东北军,打进东北做东北王呢。

东北军无信仰、无正义感,当兵只为吃粮,人前风光。绿林习气严重,兵痞将劣,缺乏意志力量,打顺风仗则悍勇无匹,打逆风仗则脆败。如果不是东北军还有不少技术兵器可资利用来创新战法,能打石友三个措手不及,收到意料之外的奇效。秦川觉得自己当提出的只用3个旅打败石友三的豪言,根本就是自寻死路的臆想而已。

闪电战的要诀就是快速向对手施加不间断的火力兵力打击,当前的东北军也有这些家底可以支持这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