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918事变的危害(2 / 2)

加入书签

得进一步加剧日本人挑衅的气焰。”秦川盯着冯庸,看着他眼中是震惊未平,又添了疑惑不解的表情。

“这样荒唐的命令,是他小看了日本人的野心。把日本人蓄谋已久的偷袭,当作平时两方日常的小摩擦,小误会。所以这样的处理铸成了一身最痛悔的事情。这个错误还不是他最终丢失全东北的最大原因。在918事变之后,他虽然调华北的东北军回师东北,在辽西锦州一线布置反击攻势,但最后却因为他自己要保存军力,也是一枪不放就率军退走,在日军面前失去了一战的勇气,坐看国土沦丧,百姓流亡,陷国家于亡国的边沿。”

秦川在冯庸面前抖落着张学良的种种愚蠢行径和不堪,进一步刺激冯庸,让他对未来的危难能从国家民族的高度上看一看,量一量,跳出军阀私利的角度来,觉悟出更大的负罪感,或者是更强烈的救赎心理来。

中国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出现了那么多的军人、政客、文化汉奸,就是因为国家民族意识淡漠,一切以个人私利为上。以常人度之,不把他们的信念和文化自信激发出来,很多人在如此的巨变面前,很可能都抱着无能为力,力不从心的气馁,以自暴自弃,苟且求活的态度对待国家的灾难。因此秦川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张学良可能在心里只想着保他的东北军不受损失,想着他还有华北作为自己立身的地盘,所以他对东北的沦陷听之任之。殊不知东北是中国经济和工业实力最精华的地方,是国家进行卫国战争的国力所系。丢失了东北,让中国的经济能力直接损失掉了4成,极大削弱了国家的战争能力。日本人拿下了东北,为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找到了纾解的口子,把国内几乎要崩溃的经济,用东北的市场和原料供给给能力,给生生地抬出了泥沼。

并且他们还以东北的产业和资源条件,快速发展了自己的国力,使它全面占有了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方面的绝对优势。打个简单的比方,在东北沦陷之前,中日两国的经济能力大体是1∶1,日本夺占东北后,瞬时就变成1.5∶0.5,差距达到3倍之多。从此日本就有了一步鲸吞中国的野心,做事更加肆无忌惮,任意欺凌中华民族。

你说,东北的丢失难道仅仅是张学良个人丢失了一个的地盘吗?仅仅是你们东北人的苦难吗,这是对全中国人民的犯罪,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