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校庆(1 / 2)

加入书签

其实对于顾思埕这样的角色,去校庆不过是作为企业家宣讲,然后作为校友会代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捐赠资金。

期间李亦木觉得无聊,自顾自去逛学校了。她来过R大几次,跟着地图上闲逛,不自觉来到了化学系楼下。

顾期城说自己本科就是化学专业,为了不泡实验室,选了高分子方向,没想到竟然成了全寝室泡实验室最久的。

后来他听见她总是在实验室,还会说:“你本科期间就天天泡实验室,那以后读研岂不是得在实验室住下?”

他觉得实验室乏味,可是她觉得实验室很安静,是那种不用与人交流的心灵上的安静。

坦白来说,在与顾期城在一起前,她是内向而又自卑的。

因为自己父母没读过什么书,靠着市场的把握盘了一个小学的小卖部,不仅卖零食小吃,还卖文具饰品、早餐夜宵,父母起早贪黑才挣了点钱。也是因为金钱的来之不易,她自幼对钱没什么概念,自己也被丢在乡下奶奶家生活了好几天。后来境遇越来越好,但是她已经养成了拮据的习惯,即使父母在五线小城市市中心地带能开一家超市,她依旧会为了节假日少雇一个员工而去顶班。因此她同学看见“打工”的她,误以为她家境贫寒,说要给她捐款。

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善良的恶意,她很感谢那些会关心她的人,但是青春期听到这些关心更像一种高高在上的戏谑。她解释是自己家的超市,同学们却觉得她在用吹牛掩饰自己可悲的自尊心。

大学她考入C大,同寝室竟然只有她不是本地人,即使自己家不算穷,但是她又有那种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了。

所以,单纯如她,认识顾期城时只听说他是外地人,却不知是S市人。

可是顾期城却从来没透露过自己的家境,相反,他总是平等的、不高高在上的与大家相处,如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他会为生命流逝而惋惜,也会珍惜每一粒米,会为生活的财米油盐而担忧,也会把握住自己手中的每一枚硬币。

除了他自信、阳光、开朗、富有学识,他们的三观其实是相似的。

所以她第一次见到顾期城,就被他吸引了。

那是在一家口碑很好的火锅店,李亦木与室友聚餐。火锅冒着腾腾热气,隔壁桌的男生突然拍了拍李亦木,说:“你们要吃海带苗吗?”

室友们都愣住了,听到他解释道:“我们点了一份海带苗,还没吃,但是我们已经吃不下了,如果把它放在这有点浪费。”他的声音很悦耳,是那种有一些低沉、但是很清脆的声音。

李亦木接了下来,说了句谢谢。

回寝室后室友们都开始八卦,幻想着李亦木跟那个男生肯定有些猫腻,不然一桌五个人怎么只给她。

李亦木说:“那是我离得最近好吧!”

室友们若有所思,依旧一副磕到了的神情。

但是那盘不愿意被浪费的海带苗,却在她的心里泛起了涟漪。顾期城也不知道,他习惯的一个不剩菜的举动,能够戳中李亦木的心。他也一直不知道,是她先动心的。

想着这些,她竟然逛到了R大的北门,今天北门外车水马龙,对面赫然醒目的是她的母校——C大。

好像很久没有回过C大了。

但是她也没什么可留恋的。

她大学唯一值得纪念的是,顾期城。

与顾期城的第二次相见比她想象的突然,她们社团准备了一个关于艾滋病的原创话剧,名为《艾恨情仇》,在校内表演了一圈后,又受邀去R大表演。

她是编剧,自然也有名额。她在R大后台,本该关注自己写的剧情,但是她一眼就看到了台下评委席旁边位置的顾期城。

他当时认真记录着什么,握着笔的模样闪闪发光。第一次只是惊鸿一瞥,但她依旧记得他的模样。今天他依旧戴着一架金框眼镜,身着白色衬衫,桌上的牌子是他的名字:记录员顾期城

他突然朝幕后看了一眼,似乎是四目相对,仿佛命运般,台上演员说着台词:“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后她与演员们一起谢幕,台下的老师问他们创作初衷,李亦木随口胡诌:“因为自己一直对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很有兴趣,所以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这个剧本,当然台词内容有参考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我心中这个剧本算是能够诠释关爱艾滋病患者这个宣传主题……”

她说完朝顾期城盯了一眼,没想到他竟然露出了赞赏的表情,两人视线交汇,李亦木迅速移开自己目光所至。

社团的指导老师朋友圈发了《艾恨情仇》的排练视频,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这依旧是社团主打话剧剧本,但是看起来应该是一步一步改动过的。她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开心起来,感觉自己也不是一事无成。

正想着,顾思埕给她打来电话。

“喂?”

“你在哪?”顾思埕那边很嘈杂,应该是刚出会场,还有零星的说承蒙顾总关照之类的迎合声音。

“我在北门,你知道吧?与C大对着的那里。”

“那你来礼堂一楼找我吧,我们待会有聚餐。”

李亦木说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