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乱世起(1 / 2)
虎牢关之战后,董卓元气大伤,但联盟军却此时打了退堂鼓。董卓飞速挟持献帝到长安,休养生息。
各路英雄也相继回到了各自地方,曹操继续回陈留发展,袁绍回了冀州,袁术回了豫州,孙坚回江东,公孙瓒则带着刘备回到了幽州。
意外的是,幽州太守、公孙瓒的合作伙伴刘虞此时却成了红人——许多诸侯争相要立他为帝?
为帝?那献帝呢?
原来,在迁都后,董卓已经对献帝很不满了。他又想换个皇帝,可朝中已经没有了,剩下的都在地方做诸侯王。但董卓做不到,地方军阀却想去做到,当然不是为了董卓,而是为了自己。打着:“打倒董卓伪朝,建立汉新朝”的名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而刘虞则是此时最炙手可热的人。
刘虞自上任幽州太守以来,广施仁政,宽厚待民,与民秋毫无犯,很受民众拥戴。这是刘虞的自身优势。另外,幽州民富地丰,财力雄厚,这是刘虞所在地的地理优势。
所以刘虞此时炙手可热。同时,相应的刘协也越来越危险。但刘协什么也没说,只是忍着,不给董卓一点能废他的理由。但这只是拖延时间,献帝迟早要被董卓所害。
所以朝廷的大臣现在心急如焚。他们本来想指望联盟军,但很显然他们的希望落空了。他们只能自己行动了,在一片“我作为大汉子民”“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的口号中,竟然没有一人敢行动。
此时,那些“忧国忧民”的所谓大臣是如此可笑。
但有一个人最终决定下手了。
那人便是王允。来硬的不行,那就来阴的,王允是这么想的。于是,王允就怂恿吕布杀了董卓。
要吕布杀他的义父?或许是可能的,毕竟丁原对吕布不错,他还是被吕布杀了,但那是随随便便的事吗?显然,王允赌对了。
吕布没有告发王允,于是王允就来劲了,不断劝说吕布“盖世无双,怎甘心寄人篱下”“大人冠世之勇,可在青史留名。”这类的话。
看起来这些话很没有说服性,但吕布信了,而且还真把他义父董卓给杀了!
这可是大事,吕布一下子成了天下的大功臣。但很不幸,吕布四肢发达,头脑也确实不怎么发达,功劳被李傕和郭汜抢了,而且他们还发兵围攻吕布。当然,吕布的功劳不是天下人的赞扬,而是权势。这李傕、郭汜其实是董卓部下,是来为董卓报仇的。他们杀了王允,当然不会忘记吕布。吕布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却被李傕、过郭汜偷了家。
吕布拼死冲杀,竟然在中了重重埋伏下逃了出来。当然,吕布逃出长安时可谓一穷二白,一下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但吕布现在最想找的是一个军师,他天天看李儒摸胡子自己心里也痒痒,再加之自己被夺走了杀董大功,吕布当然很重视这。
但董卓虽然死了,但不代表朝廷安稳了,反而朝廷越发混乱。李傕、郭汜像董卓一样残暴,但不同的是,董卓也有一定的度,但李傕、郭汜不知道,而且他们还没有任何政治才能。
在这种情况下,献帝生死是真的无法预料。
后果是什么?
后果是地方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央掌控,开始自立门户。而拥立新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然,也有想自己当皇帝的,比如袁术。
袁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当皇帝的呢?实际上在袁术儿时就想了,因为他身出贵族、衣食无忧,所以自命清高。结果就是挑战这世界最高权威。他太自负了,太贪婪了,所以太不知死活了。
而“皇帝候选人”“群宠”刘虞怎么说呢?他毫无感觉,继续做他的工作。
可他的合作伙伴公孙瓒不高兴了:有人找你当老板你还不乐意。
刘虞很佛系:是我的就是我的,终究回到我手上。而不是我的,怎么想也不会是你的。
刘虞和公孙瓒就这样第一次有了矛盾。
而刘备呢?他跟从公孙瓒回去后,闷闷不乐,因为他终究还是一身傲骨,不想寄人篱下。他在等待,在蛰伏,去猎取未来的机会。
相比之下袁绍动作就大了。袁绍回冀州后,手下人越看韩馥越不顺眼,就向袁绍发牢骚:韩馥这种人都能当刺史,为什么主公您不行?
袁绍一想,也对,于是就把韩馥围起来了。
韩馥的部下还是想碰一碰的,毕竟袁绍的兵力远不及袁绍,不过糊涂了一辈子的韩馥还是说了他此身最令人佩服的一句话:“这么打下去,说不定谁会赢,但百姓一定会受苦。本初很有才干,又待百姓很好,我一身平庸,还不如此时让贤,也好给百姓一个更好的政府,给自己留下个好名声。”话语诚恳,无不让袁绍感动(其实是在部下洗脑下才这样说的,当然他自己能下这个决心也是证明他值得一个好名声)。
袁绍从此就夺了冀州,当了冀州太守,成了拥有一个州的军阀,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诸侯了。当然,得了更大地盘的袁绍也没有辜负韩馥的期望,对百姓依然很仁厚。
而曹操,则在各地招揽人才,在慢慢崛起。
孙坚在江东,正在进行一统江东的行动。
看完了老面孔,再来说说新面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