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心软(1 / 2)
冯高阳带着王氏一起到霍家去的时候,陆氏确实是已经端坐在正厅主位的官帽椅上等着他们夫妇两个了的。
其实陆氏也不是不知道冯高阳这个人。
霍怀章和他同朝为官几十年,对于冯高阳这个人的态度一直都算是不错的。
外面朝堂上的很多时间,实际上霍怀章是不怎么瞒着陆氏的。
毕竟陆氏出生高门,有见地,也有头脑和手段。
虽说霍怀章也不是特别需要陆氏帮他分担什么,更不是说一定能遇到那种棘手过不去的事情需要陆氏帮忙的,但是夫妇一体,成婚几十年,霍怀章一向都是如此行事,也秉持着这样的心态,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夫妻之间的感情很是不错。
正因为这样,陆氏才没少从霍怀章的口中听说过很多的朝中事,朝中人。
就比如说冯高阳吧。
这个人的履历算是少有的好看,也干净。
吏部所有政绩考评的档案上,冯高阳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功绩,却也从来都没有过差错。
算是无功无过的一个人。
但是陆氏心里很明白,在朝为官,无功无过,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可。
尤其是在京城做官。
为官之道,只能说冯高阳他实在是太懂了。
他是有能力做纯臣的,不过更多的时候也会考虑保全自身。
原本这样的人不会讨喜,甚至可以说是会讨人厌恶,招人烦的。
但是偏偏霍怀章对冯高阳很欣赏。
起初的时候陆氏也不明白
是因为什么。
毕竟在她看来,冯高阳如此做官,对朝廷,对官家,都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贡献了。
既然是这样,他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又不肯脚踏实地的办事儿,都不如趁早辞官,退出朝堂,把他这个位置让出来,总有更合适的人顶上来才对。
所以陆氏私下里就去问过霍怀章。
彼时霍怀章说,冯高阳是这几十年间少有的聪明人了。
冯家到底比不得他们这样的人家,太原王氏也不可能真的为了冯高阳这个姑爷做更多。
所以才说冯高阳他是聪明人。
他太知道自己手上有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
他也还没有满腔抱负,雄心壮志,可是家世背景不允许,更多的时候,他要先保全自身,才能去想将来。
陆氏那时候是不怎么赞同霍怀章这些话的。
是,冯高阳在出身门第上是差了很多,朝廷里也的确是高门出身才更有说话的资格,也更加容易有立足之地,更有甚者,可以不考虑那么多,一味地只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但是这么不代表冯高阳的所作所为就值得被认可。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诤臣。
要是每个人都像冯高阳这样的想法,朝廷里哪还有什么可用之人?
更退一步来说,要是出身稍微不好的,就是冯高阳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做法,那朝廷何必还要重用这些人呢?
高门之中就算再不济,也不是找不出能够做官的子弟来。
好
好培养,怎么样不都比冯高阳这种要强的多吗?
霍怀章那个时候也并没有非要陆氏体谅理解。
更为了避免他们夫妇两个因为冯高阳的事情起什么争执,索性就一笑置之,就当陆氏说的都是对的,根本也不争辩。
反正也不是他们家的事情。
就算陆氏对冯高阳这人有什么成见,甚至可以说是偏见,总归一个是高门大妇,一个是在外行走的郎君,能有的交集也并不是特别多,所以霍怀章也觉得没有那么重要。
而陆氏后来对冯高阳有了改观,也慢慢的理解了霍怀章当初说的那些话,就要从先帝驾崩,彼时颖王登基,章太后第一次垂帘听政说起来了。
不过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太久,现如今回想起来,竟好似过了几辈子一样,久远的不得了。
也没有必要再去想什么。
只能说冯高阳的确是比世人都通透,
他想好好的做官,更想做好这个官,能给天下百姓做点实事儿,他就得先在这样的漩涡中保全自身。
只有他活着,站在朝堂之上,才有机会能给百姓做些事情的。
陆氏看了冯高阳一眼。
并没有开口。
冯高阳也不说话,寒暄过后,他缜着脸坐在旁边的官帽椅上,目光转投向王氏去。
王氏会意,便先长叹一声,嘴里叫着陆夫人,开了口,语气是软的,隐隐还带着些许自责和无奈:“我实在不知道二娘怎么会如此糊涂。先前夫人身边的丫头到家
里去说,我刚开始听着,实在是不敢相信的。
二娘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精心养了这么大,我做娘的,居然从来也不知道,她会背地里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实在是辜负我和她父亲对她的循循教诲。
可是转念一想,这既然是夫人派人来说的,又是说查有实证,人证物证俱全,以夫人的人品脾性,又不可能信口雌黄,胡说八道诓骗我们夫妇,更不可能栽赃陷害二娘。
所以这会儿坐在你家堂上,实在是羞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