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合作敲定(1 / 2)
,美利坚名利之路
“首先我希望跟你谈的是,我们现在由约翰·保尔森先生所负责的私募基金——3号基金,这只基金的初始投资规模为五亿美元左右,目前的回报率超过了400%,因此我们有计划将继续吸收投资,扩大这支基金的规模,因此可能需要高盛来帮忙负责引荐。”
陈威廉首先说道。
“没问题,威廉,这么高的收益,很容易能够找来资金,特别是现在这种背景之下,多数大基金都在亏损,许多资金都希望有更好的去处。”
劳伊德·布兰克芬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你准备增加多少资金?”
“增加50亿,怎么样,可以吗?”
“问题倒是不大,不过我希望你能清楚,威廉,基金规模扩大到几十上百亿之后,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更多的耐心,而且收益率也会随着资金增加而降低,这是普遍的情况。”
“没问题,我早有准备。”
“那我就放心了,不过还需要了解的一点,那就是,越是那些投资金额巨大的投资人,比如那些中东产油国的主权基金,他们更在意的反而不是你的历史盈利有多么漂亮,而是你们盈利的稳定性,对于那些百亿规模的投资基金来说,稳定的盈利才是最重要的,相比较曾经翻倍的战绩,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在尽量保证不亏损的情况下,每年都能稳定盈利,哪怕年收益不到10%。”
劳伊德·布兰克芬说的也的确有道理,随着资金量的增加,陈威廉也感觉到了,再想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高倍的盈利,会越来越难了。
当你的资金只有几百几千万美金的时候,你可以考虑更高的杠杆,十倍杠杆不过几亿美元的资金量,就是极限的一百倍杠杆,也不过几十亿美元的资金量,这些都是金融市场能够承担的。
因此相应的,盈利也会被扩大,即使市场波动不大,能够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盈利,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在幸存者偏差之下,大家往往都会看到那些高倍盈利的,更多的爆仓破产的人,却不会被看到。
但当你的资金量超过一百亿美元呢?即使十倍杠杆,也达到了千亿美元,又有哪些金融市场能够承担这么大的资金量呢?而且你如何确保你加上杠杆之后,你这么巨量的资金,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呢?
你说陈威廉有未来之眼,能预测未来?但那是在他没有参与条件下的未来,一旦他用如此巨量的资金参与,那么引起的变化也会非常大。
因此到了他现在的这种程度,已经不是他自己来选择杠杆了,而是要根据市场能够承受的资金量来选择杠杆。比如这个市场只能承受千亿资金的进入,那么他的百亿资金量,最多也就是选择十倍杠杆。
而百亿资金敢选择十倍杠杆的有几个?除了疯子,估计都不会用这么大的资金量来轻易选择高倍杠杆了,因为到了这种程度,稳定盈利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是劳伊德·布兰克芬所说,那些千亿级别的产油国主权基金,每年能够稳定盈利10%,已经是让他们非常满足的事情了。
因此,随着资金量的增加,陈威廉的3号基金的盈利率降低,会是大概率的事情。不过同样的,资金量增加,他能够获得的分成也会更高。
说白了,这个私募基金本来就有两层目的,如果两相比较,自己得到的分成差不多的话,那么给别人赚取太高倍的盈利,和为更多的出资人赚取让他们满意的收益,这两个选择中,陈威廉肯定是选择后者。
因为那样,能够团结在自己身边的人会更多,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他又不是做慈善,干嘛一定要给别人用1亿美元赚到十倍收益呢?用100个人的100亿美元,赚到翻倍的收益,那么就有100个人会支持他,怎么选择,恐怕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劳伊德·布兰克芬所说的那些中东产油国的主权基金,目前陈威廉还并不需要他们的资金,只是在美利坚的富豪之中,就足以募集到这50亿美元了。
既然要团结有能量的人,那自然是优先选择美利坚的本土势力,其次的欧洲的老牌家族,最后才是那些土财主,因为那些土财主,除了钱之外,其他方面能够帮到陈威廉的并不多,因此对他来说,重要性自然要往后排。
接下来,陈威廉就同劳伊德谈起来了另外一个事情:
“还有,就是我希望能够让高盛协助我进行第一笔收购。”
听到这里,劳伊德·布兰克芬眼中一亮,陈威廉这么慎重的说出来,必然不是小单子,因此他问道:“目标是谁?”
“漫威。”陈威廉不急不缓的说道:“我之前已经投资过漫威公司,成为他们的股东之一,现在持有10%的股份,当时的投后估值是在25亿美元左右,现在我希望全资收购这家公司。”
劳伊德摇了摇头,说道:“25亿美元的价格有些贵了,不过你现在如果收购,价格会更合适,交给我们高盛的话,会给你一个最好的价格。”
“这也是我这次希望同你们合作的原因,劳伊德先生,我的目标是百分百的得到这家公司,你们最终拿到的价格越低,你们的酬金就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