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鸡犬相闻(1 / 2)
公元前67年5月24日,刘询下诏立皇子刘奭,也就是他与许平君的儿子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
公元前64年3月26日,立婕妤王氏为皇后,即邛成太后。
刘奭,柔弱仁慈且偏爱儒学,见父亲多用文法吏,以严法治国驾驭臣子,很不理解,且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人坐讥辞语为罪而诛,常侍—燕从容也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刘询见此很不高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接着叹息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话确实没说错,刘奭执政后,大汉江河日下,不过数十年就被王莽窃取,可叹刘询一生努力,尽付流水。
公元前54年正月,匈奴称臣后,刘询便削减了军费开支,并按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设常平仓供应军需、平衡粮价,减少漕转。
常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平籴法,朝廷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荒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范蠡、管仲也有类似的思想,至刘彻执政时,大臣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钱帛物资,在京城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
刘询即位之前,每年漕运运粮四百万斛到京师就需要动用关东漕卒至少六万人,消耗非常惊人。
因此耿寿昌建议就近购买三辅及弘农、河东、上党、太原诸郡的粮食,认为这足以满足京城所需,且可将漕卒的名额减省一半。
同时又奏请将水产税增加三倍,哦,当时这水产税还叫海租,尽管早在五年前,赵充国就已有趁低价在金城郡购进粮食储备的建议。
时隔五年,耿寿昌终于将之奏请实施,并将试行的范围由金城一郡扩大到整个北边,这已然说明,大汉这些年来积蓄的粮食已经到了足够支撑这个庞大计划施展的地步。
粮价的长期低廉,则正好说明实施这一计划的内外部条件,到这时
。候都已经完全成熟。
这两个条件的满足,也让常平仓的设立具有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意义,一旦正式施行,成功的希望便有了相当的把握。
虽然御史大夫—萧望之,认定耿寿昌的建议完全是:费钱之举,劳民之行,恐会给百姓带去祸患,因此极力反对,但刘询仍然批准施行。
耿寿昌的改革很快便收到了成效,漕运也因此而通畅,眼见这方法居然这么好用,刘询随即下令在边郡各地建造粮仓,在粮价低时加价买进、粮价高时降价卖出,以平抑粮价,取名常平仓。
常平仓的设立,是以国家的财力为后盾、以改变市场供应量的手段来达到稳定粮价,调节市场的目的。
既能减轻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能让国家常年掌握着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以维持边防的稳定,实在是一举两得。
(所以那些穿越小说中,穿越者跑过去献计说设什么皇家粮仓,平抑粮价是真的让人无语,拜托,古人真不傻的!)
此外,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刘询即位后,先后三次诏令把那些相当有钱的豪强迁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充为公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
还把皇家园林、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豪强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
此外减免赋税啥的根本不用多提,因为刘询干得太多了。(史书记的通篇流水账,相信大家应该不会喜欢看的)
刘询特别重视农业,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各级官吏都将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作为首要政务。
刘询还派农业专家蔡葵为劝农使,巡视全国,指导农业生产,在刘询统治后期,国内经济繁荣,农业连年丰收,粮价创造了西汉的最低价。
这是真的顶,毕竟民以食为天,很多时候你光看这个朝代的粮价是否平稳你就能知道这个朝代百姓的生活水平大致如何了!
而西汉一朝粮价最低的时间线,无过于汉文帝刘恒与汉宣帝刘询执政
。时期,景帝都要差点儿,毕竟有七国之乱。
至于汉高祖时期,刚刚打完仗,在休养生息,所以粮价肯定不会太低,而汉武帝刘彻时期,连年征战,粮价也不可能低了。ωωw.cascoo.net
李隆基:哈哈~这就得说说朕的开元年间了,这粮价绝对是我大唐有史以来最低的时期。
赵匡胤:注意是前半段,开元之后,天宝年就不行了,安史之乱后更是迅速飙升,还不如李世民、李治、武曌执政时呢!
李隆基@赵匡胤:姓赵的,你故意的吧?别人喷你大宋,朕有喷你吗?朕警告你别没事找事啊!
赵匡胤:嘿!咋的?干了错事儿还不许人说?
李隆基:嘿!你瞧我这暴脾气,忘了你家车神、道君、九妹了!
赵匡胤:那是老二一脉的,跟劳资有屁关系!
李隆基:行,那仨不算,荣为皇室御用酒杯的赵昀呢?你别说还不认识。
赵匡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