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企改(1 / 2)

加入书签

几天后,北极熊公司在冯立鹏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关于公司今后二十年的发展方向。

他针对国务卿的指示,特别强调道“对于如何搭建里市特有的房产模式,应该实施以下方案。

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好土地资源问题。以及建设完善的商品房预售制度,为使老百姓都能买的起,住的起楼,还有相对加入信贷体系。”

在旁窥伺的市长胡立春听到这,特地询问了一句“立鹏啊,你讲的太宏观,同志们听了都还是一头雾水,再仔细说说。”

“好的。来,各位,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假如小明想买新房结婚,他需要花家庭开支三十万元来付首付,订一套一百万的房子。

可是呢,钱还不够。所以小明还得去找银行贷款七十万,付清费用。最后,大家会发现,他只需要还三十年,就可以拥有一套在大城市里的房子,非常划算。

后续呢,也不用担心房子问题,因为银行放款后,贷款费用会自动进入资金监管体系。市政府会按照开发商的项目建设进度,逐步让开发商提取。

这样下来,可以实现双赢局面。政府也有钱搞建设,整基建,继续完善城市周边环境。老百姓也能高高兴兴的住洋房,再不用一家人挤院子了。

不仅如此,随着后续城市幸福度的不断增长,一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新城市的建设当中。

形成一个圈,就像五行相生,不会存在任何问题,放心吧,老师。”

“行了,注意场合,立鹏。”胡立春,推了推镜框,态度严肃道“照你所说,假如人人都贷款三十年买房,那所谓的城市基建就是透支广大青年三十年的青春,去建设呀。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贷款四十年,五十年,怎么办?提前预支孩子们五十年的收入,去搞建设。

你或许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床上,去数手里挣的大把钞票。可我做不到,我身为里市市长,叫我看着孩子们,本可以在知天命的年纪,还要为房子奋斗一生,我心何安呐。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尚可以知天命。三十年,四十年,立鹏,你说的可真轻巧。”

冯立鹏见一向对自己温顺,关爱有加的老师,今天当着这么多人面前,如此数落自己,赶忙劝住。

“散会,来,请市长到办公室一叙。”后拉着胡立春,道“老师,来,这边请。”

胡立春则摆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大义凛然的诉说“别碰我,我还到七老八十,用不着人扶。”

“是,是,是。”冯立鹏再三客气道。

办公室里,冯立鹏招呼秘书,“我这里还有点私事,你先去通知大家,做好会议记录。

等我忙完了,就来找你,乖!去吧,去吧。”

冯立鹏看了一眼老师的妆容,非常礼貌的为恩师,倒上了一杯热茶。嘴里道“老师,你瞧,我特地吩咐小蕙,去您老家带来的茶。”

胡立春瞧着眼前的学生,内心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放松。苦口婆心道“立鹏呀,你也别怪老师出言讥讽,我这也是为你好。”

“是,是,老师,我知道。您是责之深,爱之切,我懂,我都知道的。我有时候,还真怕成龙会吃醋,说您看着我比他更亲呢。”

“哈哈……”二人嘘寒问暖一阵,胡立春便主动将话题转移了过来,接着刚才的话题补充道“立鹏,身为商人,哪怕再怎么赚钱,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挣那断子绝孙的钱。”

“哎,是,老师。”

“你也知道,现在只要说起商人,老百姓很自然而然的就用无奸不商,加以定义。就和官一样,无官不贪,只要稍微干点实事,也不至于遭人唾骂。”

“我知道,您以前上课讲过的。说古代,明朝阶级等级严格,士农工商,商人是末尾。

放在古代,像我这样的人,是不配穿有丝绸的衣物的。”

“呵呵,你呀,说的不错,还有吗,你还记得多少呀,让老师听听。”

“额,好了,饶了我吧。我呀,就记得这么多,刚才索性一下子全用上了,这会,脑子里已经没词了。学生愚钝,请老师不吝赐教。”

胡立春喝了一口桌上的热茶,道“不错,就是这个味,还是老家的好呀,熟悉,润口。

所谓士农工商,就是古代的四民制度。士指靠吃公粮生存的一类人,也就是官员,公民,一种阶层。

农就好理解了,就是农民。从古至今,都是社会的主体,也是人口基数最为庞大的一股。

人们为什么常说,农民要造反,不仅因为他们人多。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代表了这个社会,是反应社会现象的最佳体现。

就好比现在,没人愿当农民,没人想当农民,这可是很可怕的,它就是问题。所以自古统治者也是最为密切关注的焦点。

就像河水泛滥,淹没土地,需要治理,都是皇帝的头等大事。因为,自古造反都是种地的,几时见过什么人拿起锄头,抡家伙的。”

接下来就该说工了,工就是指工匠:主要是指古代为贵族阶层制作衣物,器皿,战车,建筑等半奴隶状态的人。

不过据史料记载,也可能就是从奴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