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1 / 4)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上午, 宋柚让俩娃跟梆子、锁头他们玩儿,自己骑车去了趟县城,给宋霜降买了双皮鞋跟上衣, 又买了些糖果, 给两个表兄家的孩子买了文具,还有宋惊蛰夫妇买了衣裳。

团团就放家里, 前门宋柚留了条缝可供团团出入,她还跟秦丽霞拎了点玉米面子,说好用她们家煮的鸡食投喂团团。

不过团团饿不着, 它有捕鼠本领,会抓老鼠、蚂蚱之类的吃。

还是高军送他们去火车站, 这次坐火车可不像上次那样拿很多行李, 四个人都很轻松, 很顺利上了火车。

还是卧铺票, 毛豆现在不足五周岁,个子随韩承,比同龄人高, 是一百一十六厘米, 不足一米二还不用买票。

上次是跟军人叔叔一块坐火车,这次是跟爸爸一起,俩孩子明显活泼很多。

卧铺票不对外售票, 一般人买不到, 等到火车开动, 他们所在的卧铺车厢也没来别的乘客。

宋柚带了炸酥肉、炸萝卜丸子跟梅干菜饼当干粮。

她还去餐车买了三大盒盒饭回来吃, 三毛钱一大盒盒饭, 不要粮票, 有青椒肉丝、青笋肉丝、西红柿炒鸡蛋等, 肉蛋虽不多,但味道意外地还不错。

“爸爸你去过外婆家吗?”毛豆问。

“去过一次。”韩承回答。

那次是他们说好要结婚,韩承来响水公社送彩礼钱跟三转一响,在宋家吃了顿饭,又把宋柚母女跟宋惊蛰还有大舅等亲戚接到京城,在宋家吃了顿饭,在京城举办婚礼。

韩承那时候是副营长,大多数时候都不太爱说话,可他教养好,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大方得体,宋家人还都挺喜欢他。

火车一路向北,这一路,宋柚回想起渣爹跟宋霜降的婚姻。

宋柚的父亲江远鹏非常优秀,他是十里八村最优秀的人,也差不多是最渣的人。

江远鹏还有一妹,父亲早逝,母亲王槐花辛苦拉扯兄妹俩长大。江远鹏读书成绩非常好,上到高中,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来让他上学,只有辍学回家务农并与宋霜降结婚。

一年后宋霜降生下宋柚,并因在拥军中做出的贡献,组织给安排了工作,每月有二十多块钱工资。

江远鹏并未放弃考大学的梦想,五一年各大学还是独立命题招生,只有少部分学校采用联合试卷,高中未毕业也能参加入学考试。

江远鹏报名参加了几所学校的入学考试,最后被京城的华大录取。

直到五二年各大学才实行统一试卷统考的方式入学,江远鹏是五一年的大学生。

那时候不识字的人居多,能读到初中已经很不错了,可见他家祖坟冒青烟,他有多优秀。

宋霜降用自己的工资供他读书。

一个学期学费是四十斤小米,那时候小米差不多是二分钱一斤,就是说学费是八毛。

学费很少,但生活费也要自己出,一个月七块五,按旧币来说是七万五,宋霜降每月给他汇款十万元。

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以及生活费补助,但江远鹏花宋霜降的工资,不觉得自己家贫困,自然不会申请补助。

他的自尊心跟脸面也不允许他这样做。

那时候的江远鹏踌躇满志,他说有希望毕业后留在华大教书,等他安稳下来就把宋霜降跟宋柚接到京城,一家在京城安家落户。

那时候宋霜降的主要工作就是下乡,宣传政策,指导农户种植,调节各种纠纷,傍晚回到家母女俩吃完饭玩她跟乡亲们一样在煤油灯下编草鞋,宋柚则坐在桌子另一头翻看早就已经翻烂的小人书。

宋霜降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她脸上带笑,说:“妈自己没念过几天书,当时妈找对象就想找个读过书的,省得你长大了学校要求家长签字,签的字不好看。谁知道你爸那么有出息,他可是咱们县第一个考上华大的大学生呢。你爸见了世面,想要留在京城,我觉得咱们一家只要在一起,在哪儿都一样。”

在宋柚还小,听不懂母亲在说什么,可是回想起来,这是母女最温馨,最充满希望的日子。

煤油灯昏黄微弱的灯光带着暖意。

母亲年轻美丽,脸上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

然而,江远鹏是个混蛋。

宋霜降在离婚这件事上并没有过多纠结,麻利地跟江远鹏离了婚。

年轻时候的宋霜降相貌出众,又是女干部,给她提亲的人也不少,可她没再婚,独自抚养宋柚长大。

江远鹏很快就跟学校教授的闺女结了婚,俩人都是二婚,他有一继女,二人还生了一个儿子,自此江远鹏个宋霜降母女就没什么联系了。

火车到站后,来接他们的是大舅宋惊蛰。

宋惊蛰说:“你奶前天没的,等了江远鹏一天,天热实在没法等,昨天已经下葬了,都是你妈跟我一块操办的。”

好家伙,连后事都是宋霜降负责。

“我们坐火车都要一天一宿,实在赶不上。”宋柚解释说。

他们之前跟宋霜降说了大概的达到时间,宋惊蛰就算好了时间来接他们。

宋惊蛰说:“我们知道,这不算啥事儿。快回去吧,你妈等着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