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学堂(1 / 2)

加入书签

鹿和翰二国覆灭后,菇城便没不继续驻8万人,秦宣把8万人的军队都调往同正,同正军队顷刻间达13万人之众,激起风国的强烈不满。

一晃4个月过去了。

在这4个月里,魏国什么也没做,歇着声息,蓄力了。

但是魏国什么也没做,并不意味着天下就太平,齐国和车国交战,楚国和晋国交战,赵国和韩国交战,燕国和羌族交战,很多公候国都是这样,剩下伯爵国和子男国就不说了,交战得热火朝天,比较北方兵荒马乱,魏国称霸大半个江南,稳如春天,一派勃勃生机。

秦宣端坐于王椅之上,一只手拿毛笔、一只手按奏简、细观细读,司忠旁若无人地精心研磨笔墨。

地盘很大,事倍功半,天天批阅不尽奏简。

此时,孙连福手捧佛尘一脸崇敬地轻入殿中,俯身做辑报告:“大王,相邦大人请见!”

“宣!”秦宣没有抬头说。

“诺!”文婉凝略一迟疑后,抬起头对王上说。“怎么啦?你还不知道吗?”王上抬起头问道。“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吧!孙连福轻弯着腰应声而去,转身就走,还没等几息,文婉凝就穿上朝服簪冠走进来,毕恭毕敬地弯下腰做辑:“大王,国家兵种数量已记录在案!”

说着,文婉凝便从大袖子里拿出一个奏简来,司忠见状,正准备上去接奏,秦宣却张口就来:“不必让寡人看到,直念下去。寡人的记性不错!”

如今那个有时间看到这一切的秦宣,恨不得一分为二当做两人使用。

总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皇帝这么早就死掉了,真是累死人了,愈勤愈死愈快,唯有昏君才可以活得长,自然那些后宫淫乱不说,活得也不如勤政。

文婉凝听了,随即摊开奏简,眼睛看了看里面的东西张口就念:“全国共有兵马44万人,包括骑兵10万人、弩兵24万人、短戈盾兵5万人、长戈兵5万人!”

“战马还剩下几匹?”秦宣凝神问。

“30万匹是一匹上乘之作!文婉凝想都没想就说。

其中多数为缴获或将士阵亡所留。

多了魏国就有钱有粮了,否则实在养不起30万匹马,30万匹马相对消耗了几百万军队,每天差不多1万石钱,只有魏国还是那些游牧民族、那国养活得了。

“30万匹骏马,是30万匹精锐铁骑呀。这匹骏马一时不能用,但是不要浪费。马上就用平原来饲养马匹。选择最精最壮的马匹和母马交尾。寡人希望魏国,能拥有用不尽的骏马。呆上10年甚至几十年后,我家魏国一定会拥有100万骑兵和100万军队!魏武王站在高台上,向四周眺望了一会儿,对大臣们说。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信心,“是这样吗?”大臣们都回答道。“好吧!秦宣豪气冲天地抬起头,说。

如今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了,秦宣目的早已把一统天下变成了,寸土必争了,无论江流、沙漠都归魏,凡魏所见,皆归魏,人家不予考虑呢?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策略是正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痛击、猛击、痛击它们亡国灭种是吧!

文婉凝亦浑然一怔,百万分之一的骑兵?难道真的要在这里与敌人决一雌雄吗?这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王上府里的人都知道王上是个英雄人物,可谁又敢说自己不相信呢?百万大军?天哪,王上宏愿何其远大。

“诺!”文婉凝一脸震惊地应了一句。

“是的,风国近来是怎样的一种心态?”秦宣挑三拣四地问。

文婉凝笑道:“王上增兵同正使风王惴惴不安。已五次遣使至天京!”

“忐忑吗?”魏粲指着墙上的地图对我说,“这是个很奇怪的地方。”我笑着问他:“为什么这么奇怪?”魏濮说:因为咱们都在这里。“怎么可能呢?秦宣冷笑道:“今知惴惴不安,合纵之势初起?”

““王上要何时伐风?文婉凝好奇地问。

文婉凝此刻皆觉得赶不上秦宣,添兵已过二个月,秦宣亦没说战与不战,只是晾在一边,不知什么意思。

“兵者云善战伐谋。战争不光凭武力还要凭谋略。风国有15万军队,一天耗用了多少钱?它们整个国家还要征多少粮才能养好这15万军队呢?魏文侯说:“我今天的任务就是给你们出一个难题!”他拿出一张纸:这张纸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能把十万军队调动起来,就可以打败我们了。秦宣的嘴角被抹了个弯,文婉凝两眼放光,忍不住笑了出来。

弄了半天终于明白王上的用意。

风国有90多万人,良田约40万亩,40万亩每年最多可生产300万石粮,300万石粮中,百姓拿2成、贵族拿4成、朝廷拿4成,即120万石粮、120万石粮,光是15万军队每年就要耗用70万石粮,加上臣下俸禄、等部分费用,国库几乎空虚。

而这还只是平时才能够获得120万石钱,如今风国的青壮已经全部充军完毕,四十万英亩的土地半边天不荒芜也好,因此说风国如今每年还能获得大约60万石钱的土地。

这些食物根本无法维持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