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夜盗宝寺三江涌(1 / 3)
接下来的日子,冷小刀静心接受敬海方丈的诊疗,空闲时就在凌云寺四周游玩闲逛。
每次逛完回来,他便将房门紧闭,凭借记忆暗中绘制凌云寺详细分布地图。不出数日,他已将凌云寺反反复复逛了数十个来回,寺中一花一木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
夜黑如漆,一灯如豆。
一把飞刀穿破夜空,呼啸着向站在窗前沉思的冷小刀飞来。冷小刀双指一并,将飞刀牢牢夹住,随即展开飞刀上一卷小纸,阅后将它放在灯上焚烧。
庭院院墙外有一株千年楠木,枝叶参天。一条瘦长的身影隐身其间,一动不动地窥视着冷小刀的一举一动。
这一夜,冷小刀听得巡夜和尚打过四更鼓,便换上一身黑衣,盘坐在床上吐纳呼吸。经过半月治疗,敬海方丈以配置的草药和易筋洗髓功已将他体内的七日蚀心丹毒性尽除,更是无意中打通了他阴跷脉、阳跷脉二条经脉,而让他功力大增。
冷小刀猛吸了一口气,只觉丹田中一股充沛的力量立时积聚,那是更胜往日一筹的精纯内力。
四更鼓刚敲过不久,忽地传来阵阵惊呼声:“东坡楼起火啦,快来救火,快来救火!”紧接着一阵阵杂乱的喧闹声在凌云寺响起。
冷小刀猛然张开眼,扑出窗外,脚尖一点,纵上屋脊,随后弓身几次轻跃,翻过了大雄宝殿,落在海通法师雕塑像旁的岩石边,矮身藏在一丛树丛间。
东坡楼为凌云寺重要古迹,顿时引起全院呼救,只听得呼救声和脚步声四起,僧侣们纷纷前往东坡楼救火。
冷小刀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大佛脚下岩石处,只见大佛脚下的石洞口,站着两位手持禅杖的年轻和尚。他们怀着对佛祖的无上虔诚之心守护着佛祖巨像,江边砭人肌骨的江风无法使他们后退半步。
夜色虽深,但他们双目依旧闪闪有神,毫无倦意。
朦胧的月光照在大佛脚下的岩石与水波上。
寒冷而动荡的水波间,一支肉眼难以察看的竹筒随波浮动。竹筒随波浪漂浮到了岩石边,只见水面突然一分,一条黑影露出水面。
黑影穿着黑色海豹皮制作的水靠,随着波浪的摇荡轻轻露水面,双手如铁爪般牢牢地抓扣在岩石边缘。面对惊涛骇浪的三江汇流江水,黑影不惧寒冷,如履平地,展露出高深的水上功夫。
黑影手一撑,狸猫般轻轻落在岩石上,然后贴地翻滚向大佛脚下。
猛听两声断喝响起:“躺下!”
大佛旁边幽暗的石洞中冲出两人,两条禅杖一上一下横扫黑衣人腰间和小腿。凶猛沉重的禅杖带起飒然风声,出手者为凌云寺两位明字辈武僧。
黑衣人好生了得,左手一按便腾在半空,右手拔出腰间砍刀横砍明哲和尚咽喉。那人刀砍到明哲面前时,又将刀一转斜斩明清手腕,只一招便迫退明哲明清。
石璧下忽地亮起一只火把和一片刀光,刀光一闪,砍在黑衣人刀刃上。刀光来自一把沉猛的戒刀,来自凌云寺戒律堂首座明智大师。
又听大佛脚下的水边哗哗连响,数条矫健的黑影如一条条蛟龙般从岩石下翻腾而起。
这些人身不停留,纵身往大佛头顶的凌云寺而去,一落地便将随身携带的油布打开,点燃火折子扔向凌云寺的屋梁间。
眼看千古名刹就将埋身火海,毁于一旦,忽见四条身影凌空而至,以手中兵器或暗器将油布纷纷击落。
现身的四人一人手持宝伞,一人手持琵琶,一人手持宝剑,一人手持蛇鞭,面戴佛教持国、多闻、增长、广目四大天面具。
冷小刀一个虎扑,悄无声息地落挂在大佛左耳中,将身往大佛耳壁一挤藏身起来,探头向下张望。
大佛脚下,两人已斗数招。明智大师忽地一声低啸,戒刀连出九刀,一刀快胜一刀。这数刀唤作“三江九大浪”,乃是明智大师常年于江边守护大佛时观浪涛流动所悟而得。
一日三江之水汹涌澎拜,明智大师见三江水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猛过一浪,暗含无尽刀意,便苦思冥想创出这“三江九大浪”来。
明智大师刀光闪耀,刀重如巨浪,前四刀将黑衣人逼退了二步。待他后五刀如巨浪般漫天涌向黑衣人时,黑衣人抵挡不住,胸前中了一刀,惨呼声中似断线的风筝落向大佛岩下水涛中。
明智大师提刀在手,转向冷小刀藏身之所,厉声大喝道:“何方小贼,不得亵渎佛祖,快快下来受死。”冷小刀见他双目闪闪烁人,武勇非常,不由闻声悚然,只是依旧藏于大佛左耳,等待时机。
猛听三江水波间一声长啸,一条小舟从江之上游顺流疾驰而下,船上载有二人,一条大汉以船桨划水,一位老人站立船头。
此时三江之水激荡翻腾,但划动船桨之人臂力强劲,内功深厚,驾驶小舟急速破水而来,竟安稳如平地。
落向岩石下的黑衣人哗的一声落在水中,眼看就要被浪头卷入水底。小舟船头上站立的老人自腰间抽出一条长鞭,随手一抖便卷住黑衣人腰间,然后一拉,将黑衣人卷上了小舟。
岸边的明智大师见老人竟能于惊涛骇浪间随意挥洒长鞭,将一百多斤的大汉救起,知来者乃是劲敌,当下提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