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节 贾琏觐见与后宫改革(2 / 3)

加入书签

琏一句话就把皇帝的话堵死了,皇帝感觉心塞的慌。皇帝对贾琏说:“贾爱卿,这事情总要解决吧?这两年时间,皇家各种事情频出,国家战事不断,宫殿的事情也就无暇顾及。爱卿给出一个方案,看看怎样解决这些事情。就当是一家之言,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就当你我君臣玩笑之语。”

贾琏听到这里,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臣就斗胆说了。”皇帝:“爱卿尽管说就是了。”贾琏:“陛下,整个后宫按制有妃嫔多少人。太监多少人,宫女多少人,杂役多少人,侍卫多少人?多少人是为了公务,多少人又是为了私务?”皇帝:“贾爱卿问这些做什么?这与建造宫殿有什么关系?”贾琏道:“想必陛下也是知道,陛下没有支出,大臣必然劝阻,皇帝要节俭,不要带头铺张浪费。”皇帝:“是这样。前些日子户部还有官员劝我放弃修建宫殿的想法。”贾琏:“陛下,其实,并不是所有开支都是陛下花费。其中不少都是国家的脸面。这些理应有国家支出。”

贾琏:“按朝廷体制兵卒总共有8300多人,这些人不能裁减。这些也不是后宫范畴,理应有国家承担。设侍卫官6人统领,侍卫官由公、侯、伯、驸马都尉等勋戚担任。平日里当值将军共有数百人,朝夕分别候等在午门外,夜间则司更。”皇帝:“爱卿的意思,这后宫与前朝彻底分开。”贾琏:“正是。”

贾琏:“陛下,后宫妃嫔有多少人?”皇帝:“后宫的嫔妃等级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等,共十一级。尚宫总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诸妃位号除贵妃外,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妃嫔之下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是为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妾。共计一百二十一人。”贾琏:也就是说共计有官阶者,一百九十六人。皇后,宫女三十名;皇贵妃,宫女二十二人;贵妃,宫女二十二人;妃子,宫女十四名。皇后年俸一千两,贵妃八百两,贵妃三百两,嫔两百两,贵人一百两等等。所有人等折合一起,拨给后宫,有皇后管理发放。陛下以为如何?”皇帝说:“可以。”贾琏道:“这些银子是按制度有陛下支配,百官不再监管。陛下也不可以以各种理由为后宫下发各种赏赐,除非有功于国。”

皇帝:“贾爱卿,后宫不得干预政务。怎能有功于国?”贾琏:“每成功育成一名皇子,赏金银若干,应当成为定制。在皇子分府时给予。陛下以为如何?”皇帝:“也可以。皇子,皇女的随从人数也都定下规格,有皇后按制下发即可。”贾琏:“陛下,这样后宫之中的宫女规模也就基本定了下来。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皇帝:“什么问题?”贾琏:“年老的宫女,何去何从?要不,陛下必须在宫女在合适年龄放出宫去。要不,陛下就要把她们养起来。后宫看着给的员额不少,可是吃闲饭的会越来越多,总有一些人,不适合放出宫去。”皇帝:“那怎么办?”贾琏:“陛下,问题还在于后宫妃嫔的规模,银两可以按照三宫六院,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妾拨付。可是你真的这样去做,人员会多的让你掏不起银子。”皇帝尴尬的笑了。

贾琏:“陛下,宫女,这样处理,太监自然也是如此。皇宫中主子人数增加,户部按制拨付相关银两,至于是不是要增加人,有妃子自己说了算。如果妃子坚持自己把孩子照顾大,这些银子就是她的。如果增加人手,就按例给付银子,这钱到不了妃子手里。”皇帝说:“好。就按照你说的来。”贾琏:“这样一来,后宫的规模也就定了下来。万岁,你确定要建筑一座或者几座庞大宫殿?”皇帝:“按照你的做法,后宫规模要减半不止。那些歌舞,戏班,要怎样处理?除了吃喝,这人还有其余需要。”贾琏笑道:“陛下,这些问题,微臣也想好了。我们成立经营性的机构。”皇帝:“什么经营性机构。”贾琏:“成立国家大剧院。什么戏曲,歌剧,舞剧都在大剧院进行演出。要消遣,就花钱去。各个王公贵族,都可以去看。皇族在剧院里面有专门的包厢。用以与闲杂人等分开。”皇帝:“会有很多人去看吗?”贾琏:“不是每家都养得起戏班子。这样反而减少了各个官员府里的费用。再说了,这剧院会成为一个交际场合,下面官员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来,就为了结交到贵人。”皇帝:“要怎样操作?”贾琏:“下旨,天下戏班子进京演出。谁好谁歹,比一比都知道了。演得好,大家鼓掌,票房收入多,就留下来。演得好,大家也鼓掌,喝个倒彩,轰下去,自己就灰溜溜打道回府了。”皇帝:“好。这个主意好。能够促进戏曲的繁荣与发展。”

皇帝:“可是,这样在平时是没有问题。总有些大的场合要用到歌舞助兴。要用到侍女等进行接待和服务。”贾琏:“这些就是国家的事了。可以有各个衙门养一批,也可以从外面进行外包。外包这些服务,付给费用好了。这些钱财,再也推不倒陛下头上。少了许多烦恼。皇宫里的宫女进行内部接待工作,也按政府接受服务好了,给外包费用。”皇帝笑道:“这样是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