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刘焉称帝(1 / 2)

加入书签

汉建安三年九月六日,张耀文率草原诸部首领等人返回北方,各部贵族子弟除了少量愿留在洛阳学习外,其他大部皆跟随返回晋阳。

此刻,在洛阳紫薇大街,蔡邕府内。

蔡琰正独自坐在池塘边,心不在焉的看着池中鱼群。

“小姐......小姐小姐!”只见侍女秀儿从远处飞快的跑来。

待秀儿赶到后,一拍蔡琰道:”小姐,大...大...大将军他走了!”秀儿抚着胸口气喘吁吁的说道。

蔡琰一愣,问道:“走了?何时走的?”

秀儿捂嘴偷笑道:“小姐,看来您还舍不得人家走似得,要不要去看看啊,否则还不知晓何时方能再见啦。”

蔡琰一怔,随即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走了便走了吧!”

秀儿叹道:“好吧,可是刚刚我路过客厅,看到河东卫公子派人带了好多礼物放在前厅,似乎是来求亲的呀,小姐......这...!”

蔡文姬闻言,眉头一皱,厌恶道:“我是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待晚间我自会与爹爹表明心迹,似卫仲道之徒,只会让我感到羞耻,我断然不屑与此等人为伍。”

秀儿闻言,不停的点头道:“就是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岂能与豪气干云的大将军相比,真是自不量力!只是可惜,这位大将军并不知道小姐的一番心意啊,苍天啊,秀儿希望您老人家能成全他们。”

蔡琰顿时娇羞不已,起身追着秀儿打趣道:“好你个小丫头片子,看我不打你,让你乱说....”秀儿边跑边笑道:“啊,小姐饶命......”

当然,这美妙的一幕,张耀文自是不知。此刻的他意气风发,此次朝廷之行,圆满收官。自此,他可名正言顺的主导整个北方大局。

望着长长的骑兵队伍,此事志得意满的他,忍不住高唱起来:“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就在张耀文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演唱时,这首饱含金戈铁马、家国豪情和自强自立令人热血沸腾的歌曲,顿时影响了全军将士,慢慢的应龙卫将士也学会了这首律动明快,激情热血的战歌,皆高声哼唱起来。连向来文雅的郭嘉,此刻也跟着热血沸腾的哼唱起来。

“主公,您真是奇才啊,如此战歌,听着便让人热血沸腾,连我这等文弱之士,也想立刻提刀策马,与那强敌狠狠的厮杀一场。”郭嘉激动不已的说道。

张耀文放声大笑道:“奉孝,孤想将这首歌当做我军的军歌,你看如何?回去让全军将士尽皆学会,相比也定能提升我军士气啊。”

“主公英明,嘉正想报于主公呢,没想到您先想到了。”郭嘉笑道。

张耀文道:“好,就这么定了,回去找人教会全军将士。孤想比之当年汉高祖的大风歌也不差吧!”张耀文豪气干云的道。

随即,二人大笑着策马飞速奔驰而去。

益州,大汉帝国的西方大州,这里山川险峻、水利发达、人口稠密、物资丰富,自古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如今,替帝国牧守这方富庶之地的人,便是当今大汉皇帝的爷爷辈人物刘焉。

自从汉帝国爆发黄巾之乱后,刘焉便被汉灵帝派驻益州坐镇,为的是抱住汉朝最后的退路及粮仓之地。而刘焉也不负汉灵帝所望,竟将益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如今的益州商业发达,百姓富足,兵精粮足,又占据了山川之险,乃是这乱世中难得的和平之地。

但当今天下乱局加重,诸侯争霸到了愈演愈烈的程度,而朝廷根本无力控制。北方三州大地及草原被强大的北方霸主,大将军、秦公张耀文控制,西北雍凉大地及西域逐渐的也被豪雄董卓占据,中原大地,如今正被曹操、刘备、陶谦、孔融、袁术占据,且五方诸侯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且朝廷袁绍部与北府军似有参与的迹象,中原局势难料。南方长江两岸,孙刘之战打的异常惨烈,如今已经变成了整个江东与荆州的战争,双方都在不断的投入力量参战,却苦了百姓矣。如今唯一没有战火的便是西方的益州。

益州成都,州牧府客厅内。年近六十的刘焉此刻正望着墙壁上悬挂的天下地图,他眉头紧锁的叹道:“伟大的高祖啊,您看看您的不肖子孙刘宏等人将大汉帝国糟蹋成什么样子了。帝国已经四分五裂山河破碎,当年世宗孝武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缔造的强汉,如今也奄奄一息,使我心甚痛!目前唯有我所控制的益州之地未有战乱,百姓富足,社会稳定,兵精粮足。不孝子孙刘焉,想在此告慰先祖,我刘焉不才,愿奋孝武帝、光武帝之余威,从益州起兵,发强兵平定天下,克复中原,复我大汉江山正统!以告慰先祖在天之灵。但如今刘宏一脉式微,为实现匡扶之至,不孝子刘焉准备在成都即皇帝位,以堂堂天兵之威,伐不臣之徒,恢复祖宗基业,望先祖保佑!”刘焉双拳紧握,两眼如炬踌躇满志的说道。

此刻,仿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