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变(2 / 2)
的是玉牌中隐约能看出一条龙迹直冲祥云的景象。先帝得此玉时,连赞三声,“祥瑞之兆。”而后不久,便赏给了初降人世的小世子。
此玉可比锦缎更宝贵,天上人间只此一枚,当今圣上也是只能远观而不能得。
相较起来,另外一具尸首倒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面容不可辨认、衣着平常、也无任何可表明身份的物件。但近半年里,除却消失不见的祁玉,再无相同岁数的女子上报失踪。再者,寻常人又怎么能伴在世子身旁。
这么推理,男尸为世子,女尸为祁玉无疑了,轰动长平城的两个失踪人物全被李中连给揽手里了。一时之间,李中连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若是活生生的人,他必定眉开眼笑带着二人去复命。可眼下却是不动不出气的死人,是福还是祸全凭圣心独裁。
一番权衡利弊后,李中连又策马返回城里去。福也好祸也好,他一个也不沾染,统统扔出去算是了事。
这次策马去的是刑部,刑部尚书张成林为着丢失人犯的事已是焦头烂额了,对于他来说活人也好,死人也好,都能暂解他燃眉之忧。与其把人捏在手里等一个不知祸福的将来,倒不如送刑部尚书一个实打实的人情来的好。
谁知到了刑部被告知尚书今日告病不曾来部里应卯,李中连急掉头又去尚书府中求见。
至尚书府前,李中连深恐被门房三言两语给打发回去,因此在递话时特说,“下官管辖内出了一桩命案,其中一女子倒是与祁于归的女公子有些相似,下官一时犯难不知如何处置才妥当,特来求尚书一条妙计。”
门房一听此言,便知其中深浅,断然不敢私自打发李中连,老老实实去请张成林的命令了。不大一会儿,门房返回,开门请李中连进府。
李中连进了正厅,远远看见张成林高坐正位,大有一幅深候大驾的模样。李中连暗松一口气,这烫手山芋不怕张成林不接。
果不其然,李中连据实将两具尸首的情况报给张成林,张成林虽也惊心牵扯着世子,但无奈能保他乌纱的祁玉也在其中,只好应道,“此案兹事体大,府衙恐应付不来,还是由刑部接管办案。”
李中连心中大喜,施礼回复,“尚书所言不假,以下官之力确实难办此案,如此只好叫尚书操劳了。”
张成林为保乌纱,雷霆办案,迅速落实二人身份,上报朝廷。之后,又与徐敬事通力合作,查出幕后协助祁玉、世子逃离之人。
此人乃当朝清流名士程作君,被缉拿归案时面色不改,只高喊,“祁将军冤,宋王冤。”徐敬事用绳子将其嘴勒上,才算安静下来。
未等刑部核实程作君罪行,降罪旨意就下来了,同叛国者同罪,立时处死,另程作君藐视律法天威,头颅悬挂城墙三日,暴尸荒野,胆敢替其收尸者按同党处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