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杨凤年(1 / 2)

加入书签

“八号,八号先生举牌了,三百五十元,这件光绪洋彩天中丽景茶盖碗,目前是三百三十元……四号,好四号四百元,七号小姐四百五十元,五百元,八号先生势在必得啊,五百元!”

“七号小姐也举牌了,哇七号小姐今天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实力不在年纪,五百五十元……”

“六百五十元!刚刚八号游客连举了两次,这是直接加价一百的的意思,不知道七号小姐还有继续竞价的意思吗?还有!七百元!光绪洋彩天中丽景茶盖碗,七百元!七百元还有吗?八百!八号先生又举了两次牌!目前这件光绪洋彩天中丽景茶盖碗竞价到了八百元!”

这样的“公园级”拍卖会玩的就是一个热闹,也不用费叔如今这蜀省首席拍卖师出马,现在在台上敬业地声嘶力竭的,是周至都不认识的一位拍卖师。

周至和孙老坐在拍卖席的一侧,作为每一件拍卖品摆上拍卖席之前的“鉴定师”。

其实这些都是噱头,目的是为了给参加拍卖会的人一种庄严的仪式感。

不过这个位置不错,周至和台下拍卖得风生水起的徐慧传递信号倒是蛮方便的。

鉴定师的待遇不错,周至和孙老面前都摆着一杯茶,约定暗号,就是当周至将手握住茶杯底部,便是拿着七号号牌的徐慧小姐吸引整个拍卖会场的时候。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得出几人性格上的区别了。

乔老爷面无表情一脸沉稳,但是每当徐慧举牌的时候,他的眼光就会不由自主的瞥向周至的杯子,似乎生怕徐慧把牌子举错了。

张蔚然是文学青年,对这些东西虽然感兴趣,但是对于这种比拼豪横的“进货”方式表示适应不能,坐在那里一身的不舒服。

江舒意还是太单纯,总觉得这样是在作弊,是做了错事,紧张得揪住了徐慧的衣角,小脸都有些发白。

徐惠这最大的“罪犯”却毫无压力,一点不害怕不说,还举牌举得兴高采烈,将之当做了一场好玩的游戏。

而周至才是真正沉稳的一个,主要是在他心里这些都不叫什么事儿,伪装成孙老的年轻助手,面前摆着笔记本,经常是在装模作样的记录着什么,偶尔喝口水,摆弄下杯子,又或者似乎被笔记本内容或者激烈的拍卖所吸引,忘了放开杯子上的手,总之就是花样繁多,还自然得一逼,外人压根看不出他是在让台下的白手套传送信号。

要按照周至的真实想法,只要是真东西,现在入手,无论什么价格,都一点不会亏。

不过现在的好东西也实在是太多,这一世跟着四表舅深入学习之后,眼界已经开阔,好东西上手过不老少,早已不再是上一世的吴下阿蒙,完全无需火急火燎,只当做一场游戏玩耍就行。

那个周至亲手鉴定出来的紫砂竹笋水滴,果然引来了一波热烈的竞争。

清朝嘉庆年间,宜兴蜀山有个名叫杨凤年的小姑娘,非常喜爱种花。她家后院里,种的花卉有上百种,一年四季花开不绝,其中有棵锦葵,开的花会金灿灿、黄澄澄,很是好看。

杨凤年有个哥哥叫杨彭年,做中国紫砂壶简炼康慨,淳厚雅致,精美玲珑,而且他长于配泥,做出的茶壶色泽古朴,显粒均匀,古色古香。

着名的紫砂壶设计大师陈曼生设计总结了十八款经典的紫砂壶款式,称作“曼生十八式”,现在存世的十八式壶,就是陈曼生指定杨彭年制作的。

“曼生十八式”的诞生,标志着紫砂壶从“匠人器”到“文人器”的转变,紫砂壶从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玩门类,喜欢和追捧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杨彭年觉得做壶太辛苦,坚决不允许妹妹进入他的工房,却不料这个妹妹实在是心灵手巧,就在不经意之间将制作紫砂壶的工艺给看会了。

如此偷师了数年之后,杨凤年偷偷用哥哥的泥料做好一把茶壶,生怕哥哥作梗不让烧,就暗地里托人装到窑里。

等到开窑出货,没有哪一个行家不说这把茶壶手工精致,心裁独出。消息传到杨彭年耳朵里,杨彭年哪里肯信?

等到茶壶送上门来,杨彭年捧起茶壶一看,吃了一惊,竟然是一种完全超脱出之前一种设计,利用已有的“虚扁壶”的壶型,加上模拟自然花瓣的泥片,将整个壶的形状,打造成了恰似一朵被狂风卷到横卧的锦葵花的模样。

杨彭年到此再也不限制杨凤年制作紫砂壶,还将手艺倾囊相授,让妹妹成了中国第一个制作紫砂的女性大师。

而这个充满女性美学构思的繁复花器,被杨彭年命名为“风卷葵”,成为了紫砂传统器型的一种,而杨凤年制作的这把壶,竟然还连同这个励志故事一起保留了下来,成了博物馆的珍藏。

因为特别擅长制作“花器”,这个竹笋水滴有特别适合紫砂这种表达方式,因此稍微有点眼力的玩家,即便是不了解杨凤年这个人,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

竞价很快就过了一千,两千,甚至超过了今天拍卖的一件重器,“慎德堂制”款的清道光粉彩杏林春燕图瓶。

“哇想不到这件藏品的竞价如此激烈。”拍卖师都快幸福得胡说八道了:“还是我们充满了青春气息的七号小姐,可能还有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