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寰宇会(二十二)(2 / 3)
陈韶很喜欢这个问题,就转向其他参谋们,“那些被认为强大,而且自以为强大的军队,是真的强大么?没错,他们很强大。但是他们的强大,是已知的强大。如果不能给他们发挥出自己实力的环境,这些国家的实力只怕会下降的很快。”
说完,陈韶转回头看向少校,“但是,那些知道自己不够强大,却拥有一定特点的军队勇敢踏入战场的时候,他们追求的就是在当下的战场环境中发挥出他们的优势。这样的军队是在用脑子打仗,我们必须对这样的军队报以足够的谨慎。大周军队必须坦率的面对现实,以唯物主义的角度面对战争,才能有效的战斗下去。这就是我此次推演的基础。”
第二天上午,李正昊陛下在晨会后继续留下总参谋长。看完总参谋长递交上来的四份报告,李正昊不禁皱起眉头,“总参谋部对这些报告的评价如何?”
总参谋长明知道李正昊询问的是陈韶的报告,却也不挑明,只是按部就班的答道:“报告陛下,这些都是四个作战室独立完成的推演。总参谋部并不会强制他们做出判断。”
李正昊有点不耐烦,他索性拿出陈韶的报告,“那这份是怎么回事?难道总参谋部就没有任何看法?”
“陛下。第一作战室的推演很大胆。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等战况发生之后再说。”
李正昊对这样的回答非常不满意,却也没什么办法。当手下大臣们开始玩这套奏对把戏的时候,皇帝们就麻爪了。
先帝李长远军人出身,又主导大周新政。所以军事与政务上,李长远总能提出非常好的问题,也能抓住进度节奏的关键点。没有继位之前,李正昊很多次的观看李长远行若无事,顺畅自然的处理政务。非常的仰慕和钦佩。
其间也难免对李长远的不少处理方式有自己的看法。
现在当了五六年皇帝,李正昊才明白过来,父皇李长远比自己到底强在哪里。
李正昊只能以结果为导向,而自己的父皇则是过程导向。所以父皇总能够推出非常好的问题。
李正昊既然提不出问题,就只能以结果为导向,以经验为指引。可这样的手段也是历朝历代大多数皇帝的手段。而历朝历代的文官武将们,早就总结出应对的方法。
想到这里,李正昊怒了,“参谋长,我想听你个人的看法!你就直接说你自己怎么想,怎么看!”
总参谋长稍微愣了愣,却依旧保持着足够镇定,“报告陛下,臣并不怎么认同陈韶的看法。”
“理由呢?”
“理由就是臣不太看得懂陈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他的确想描述出未来战争的模式,但是他本人对这样的战争模式的理解也并不深刻。陛下也看到,这份报告的结论并不特别。特别的是过程。所以,臣没办法评价这件事。虽然臣也对未来战争有预测,但预测就是预测。是没有经过现实验证的内容。”
李正昊心中有点想放过总参谋长了。因为这样的对答让李正昊明白了总参谋长的想法,也理顺了李正昊自己的想法。
四个作战室推演出的结果,两个认为奥斯曼帝国能赢,两个认为奥斯曼帝国会输。陈韶并没有拿出与众不同的结论。与众不同的是过程。
之所以李正昊不能和之前一样,看过之后就放下了。就是因为陈韶认为的过程实在是让李正昊搞不明白。
听了总参谋长的话,李正昊只是明白了自己为何不明白。却还是没能理解陈韶的思路。
不过这对于一位皇帝就已经够了。李正昊挥挥手,让总参谋长回总参谋部。
皇帝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也不可能什么都搞懂。
李正昊此时愈发生出对先帝的钦佩和不甘。先帝李长远就是有着贵气,别人不敢承认失败,害怕损失颜面。先帝李长远是真心对这些毫不在意,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让李长远学到了新的东西,打开了新的视野。
与先帝相比,李正昊发现自己就真的做不到。
这不是说李正昊无法理解,而是明明能理解,也非常认同。可第一反应就是没办法如先帝李长远那般坦率自信。
有一个欧洲的评价让李正昊觉得很气馁,‘什么都没忘记,什么都没学会’。
正因为先帝学到了东西,所以经历过的事情,先帝很快就完全放下。完全没有背上包袱。
李正昊能够确定的是,正因为自己没学会,所以就没办法忘记,没办法放下。
可即便理解到如此程度,李正昊却还是做不到。这感觉太沮丧,太痛苦了。然而除了背负着沮丧和痛苦继续向前之外,李正昊也没能找到其他办法。
也就在差不多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奥斯曼帝国仅剩的那点欧洲领土上,战争正在激烈的进行着。
有了47000塞尔维亚军队加入后,原本包围帝国曾经的首都——埃迪尔内的巴尔干联盟军队从10万变成了近15万。
守城的55000奥斯曼帝国军数量并未增加。
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激战攻防战,守城的奥斯曼军只剩下不到五万。进攻的联军总数也会只剩下不足13万。
可双方的力量比并没有因此而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