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这人有几把刷子!(1 / 2)

加入书签

李泰说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秦渊的表情。

发现这个少年郎依旧是一副十分淡定的模样,也不知道到底在没在听。

他只得继续说道:“刑部和大理寺众多官员,对此案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派认为刘同继母杀害其父,并非本朝所发生的凶杀,不予录入刑部档案之中。”

“所以刘同为父报仇就不合理更不合法,不予成立,在名义上他与继母依旧属于母子关系。”

“那刘同如此做法就等于杀害母亲,其罪加一等,理应判处凌迟处死。”

虽然听着有些奇幻,但这个依据却相当有说服力。

因为刘同幼年正处于隋唐交替,他父亲被杀是隋朝发生的事情。

而隋末唐初本来就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加一块不知道多少势力,隋朝的卷宗和档案早就遗落个七七八八了。

因此不论前因,只论结果的话,刘同的确应该被判凌迟处死。

说到这里,秦渊突然开口问道:“那另一派官员又是什么个想法?”

李泰看到秦渊有些感兴趣的模样,大为兴奋,赶紧接着说道:“另一派官员则认为,虽然其父亲被害是前朝的事情,卷宗档案已经遗失。”

“但人命案子却不应该以这个原因而消除,不管怎么说,他的继母都是杀害其父亲的凶

手。”

“所以为父报仇,天经地义,理应无罪释放,为天下之表率。”

……

边上的李世民,从头到尾一直都在静静的聆听。

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想起来了,这个案件的确是刑部和大理寺的悬案。

是半年前就已经发生的案子,从闻喜县一路上报到京城来,交由刑部和大理寺进行会审。

但最后一通争论之下,却完全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也没有确定该如何判决。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干脆又把这桩案子摆到了李二面前,想请天子圣裁。

李世民可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他和房玄龄等人讨论了好几天也讨论不出个结果。

两派说的其实都很有道理,他刚刚登基正是立威的时候。

他这个当皇帝的,决不能大手一挥就随意判处。

因此结果是将犯人刘同暂时羁押在大牢之中,等候第二轮乃至第三轮的会审。

但是最近几个月来,他忙得是连轴转,各种事情都得操心,一不留神就把这事忘了。

想来这是那些老师在给泰儿上课的时候讲的,考查他的问题吧?

想到这里。

李世民随口答复道:“那当然是无罪释放了,替父报仇,天经地义!”

“啊呸!”秦渊听不下去的,打断了自家便宜老爹:“我说老头子,你能不能别瞎

教???”

一看秦渊上钩了。

李世民立马满脸感兴趣的看着秦渊。

这样一桩悬而未决的案子,李世民也的确很想知道,秦渊这个臭小子,会如何给出决断?

在李世民父子二人的注视下,秦渊仰着头靠在椅背上。

一副非常枯燥,百无聊赖的模样。

“唉!”

"我还真以为是什么绝世大案,需要动用州府地方,乃至京城所有的刑事部门都无法解决。"

“结果听你们说了半天,这压根就不是什么有难度的案件,为何会变成悬案呢?”

“可惜,可惜我不是刑部尚书或者大理寺正卿,要不然这种案子在我手上还想呆半年?”

“我收到文书的半炷香之内就给它判决个结果出来!”

李世民和李泰不由得面面相觑,二人都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这不明摆着是一桩悬案吗?

李世民虽然对于大唐律法不是专业的,但最起码还是研读过。

反正他是无法决断,既要顾忌天理人伦,又要兼顾严刑峻法,这正是本案的难点之处。

而且还涉及到了前朝与本朝之间的朝代交替,是很难量刑判断的一个事。

一个不留神,就会损害律法的尊严,让百姓非议。

怎么到了这个臭小子嘴巴里,就成了一炷香之内便能够下判决的轻松小案?

李泰也很不解。

他讲的和这位听进去的,究竟是一个案子吗?

这位是不是耳背啊?!

李泰的脑袋微微扬起,挑衅道:“那你倒是给我们讲讲,这样的一个案子,为何在你看来,会轻而易举便能破解?”

秦渊摇了摇头,目光中很是失望:“果然是这个糟老头子的种,两个人一样笨。”

“你……!”李泰再也压不住怒火,正要爆发。

却被李世民一把拉住,“哦?那你倒是说说,也好让为父长长见识不是?”

“唉——”秦渊叹了口气,生无可恋:“那我再给你上几节课吧。”

秦渊缓缓坐了起来,一边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这椅子,一边缓缓解释道:“首先这是子杀继母,有些事情就要区分清楚。”

“倘若他杀的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那不论他母亲犯下何种错误,又是否将他父亲杀害,都属于谋害血亲,理当判处凌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